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二)

 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


資本主義的神經系統



就算魔鬼未曾創造出證券交易所,他也一定淌過這灘混水,把「人」變成將證券交易所化成賭場的「賭徒」。對許多人來說,證券交易所是沒有音樂的蒙地卡羅,是賭場,可以整晚在緊張刺激的氣氛中賺一大筆錢。對我來說,證券交易所是充滿各種音樂的蒙地卡羅,只不過必須帶上天線,才能捕捉到音樂,分辨出音樂的旋律。



證券交易所其實是神經中樞,甚至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引擎。在商品和外匯交易所中,這間賭場大廳負責調配商品和制定合理、透明的價格,他為生產商、製造者及進出口商提供機會,避免各種價格風險。玩家和投機人士關心成交量,遺憾的是,玩家或寄生蟲(我也這麼稱呼他們)佔成交量的比重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有時只是他們的交易活動,就會不合理地操縱行情漲跌。



交易人士的遊樂場



證券交易所還有更多內容,這裡是交易人士的遊樂場,充滿經紀人、交易員、市場調控者、玩家、投資者、大大小小的投機人士、銀行家和金融家、新聞記者和偶爾光臨的旁觀人士。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親自到證券交易所來,多數人只把錢送過來,有時,也會把錢撤回去。他們的投資反映出憂慮和希望。證券交易所不僅是證券、外匯或商品的中繼站,也是消息、新聞發佈和駁斥謠言、熱門訣竅、內線消息和蜚短流長的傳播場所。



我常去證券交易所,因為其它地方都不像這裡,能看到這麼多傻瓜。並不是我對傻瓜感興趣,而是為了進行和他們截然不同的動作。

遺憾的是,法國畫家多米耶(Daumier)筆下精彩絕倫的大廳型證券交易所,已漸漸絕跡,逐漸變成電子證券交易所。一九八六年,這股潮流波及倫敦皇家證券交易所,不久前又佔領巴黎證券交易所,在法蘭克福,多數的交易已經在計算機系統上進行。看來,證券交易所之母的華爾街,變成由無聲無息的計算機屏幕組成的電子交易所,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經濟的溫度計?



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其實不然。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要證明這點,我不必追溯遠古的歷史,過去五年就是最好例子。一方面,德國經濟成長持平,失業率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證券市場卻增加了三倍,前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封丹在上屆聯邦議院選舉前的競選演說中,不斷對此大加抨擊。其實他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也對經濟一竅不通。



相反地,在美國,經濟因為就業充分而繁榮,證券市場跟著景氣發展。那裡同樣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指數有什麼道理,

這裡一切取決於一件事,



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

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每天,證券評論員都費盡心思解釋當天指數的變化,然而影響指數上揚或下跌的因素卻難以勝數。



利率提高,股價下跌;利潤高過預期,XY的指數便可能看漲,而ABC的股票卻下跌,因為儘管利潤高過預期,專家卻看到該企業面臨艱困的未來。而下一份報紙的評論卻指出,同一檔股票指數下跌的原因在於獲利了結。另一天,美元堅挺是指數上揚的原因,但第二天,在同一份報紙的評論中,美元是指數下跌的關鍵。對投機人士來說,這些評論完全多餘,而且毫無用處。專家引用報章評論,尋找合乎邏輯的因素,但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證券市場像漂亮的女人或天氣一樣任性,擅長利用各種光怪陸離的魔術吸引獵物,大家對其不抱希望時,證券市場也一樣冷淡對待。我建議大家應該冷靜,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無常的脾氣,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



評論員可能侷限於三個因素,因為供過於求,證券交易走勢疲軟;或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證券交易行情堅挺,或因為供需平衡,證券交易沒有變化。



從短期至中期來看,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漲,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情況可能完全相反。一家企業也許獲利豐厚,可以支付紅利,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



傻瓜、股票,誰多?



直到今天,我還清楚記得第一次到巴黎證券交易所時的情景。一位老先生朝我走來:「年輕人,我沒見過你。你是誰?」我回答︰「我第一次到證券交易所,我是X 公司的實習生。」「你的上司是我的朋友,我現在教你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你看看周圍,這裡的一切都取決於一件事,就看這裡的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這條座右銘也成為我的信條,我們可以這樣解釋,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卻無購買壓力,行情就會下跌。



反之,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會上漲。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這個事實每位證券交易人士都須銘記在心,否則就不會明白,為什麼有時指數會出現完全不合邏輯的波動。



分析發展趨勢時,應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估,並要能看出未來的供需情況。



原本我還可以解釋一下股票指數的形成細節,以及經紀人或市場調控者如何訂定指數,以合理反映供需的情況。但我想把這件工作留給眾多證券交易入門的指導書籍。



背景音樂是小調或大調?



在歌劇或交響樂中,都有個主題,總是反覆出現,不斷在背景中迴盪。股市也有背景音樂,決定長期的發展趨勢,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年。在投機人士準備從中看出上漲和下跌的時段,從中獲利前,必須聽出背景音樂是大調,還是小調。



這種背景音樂由兩部分構成:戰爭或和平,及長期的經濟發展。

大家總是問我,為什麼過去幾年那麼樂觀?許多人聽過我關於安眠藥的點子,我毫無保留建議大小儲戶把錢投資股票,從前我不會如此做。先前我建議他們應該服用安眠藥,然後沉沉睡去,不要理會這段期間證券市場的風暴,免得驚慌失措,在行情上漲之前便把所有股票賠本賣掉。



我樂觀的理由很簡單,雖然有科索沃戰爭、波斯灣戰爭和庫德族戰爭摧殘著人類,但世界和平基本上是得到保障的,這是一九一二年以來不曾有過的。直到十年前,我仍是每天早晨七點便坐在收音機前,因為害怕某個地方會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北約和華沙兩大集團間的冷戰讓世界癱瘓,今天,這一切已成過往雲煙。



和平就是大調



再回到之前我提過的狗和主人的例子,應可說明經濟和證券市場並非平行發展的。但和狗及其主人一樣,長期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發展方向相同。



如果經濟和企業利潤沒有持續成長,股票指數也不會持續看漲。如果沒有重要因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IBM或微軟的股票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水準。否則的話,狗就會跑到前面去,不知什麼時候,便看不到主人了。而熟悉狗的人都知道,這位四條腿的朋友最後還是會跑回來。



可能的障礙



經濟成長的障礙之一便是錯誤的稅賦政策,這會讓所有的成果盡皆遭殃。如果大家像從前瑞典那樣,必須用九○%的收入納稅,總有一天,沒有人會有興趣辦企業、進行投資、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

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貨幣供給,就像匈牙利一位吉普賽音樂家所說︰「沒有錢,就沒有音樂。」同樣地,「沒有資金,就沒有經濟成長。」



幾十年來,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制度,即通常所說的金本位制,阻礙了充分的貨幣供給。這個時期,世界經濟發展遲緩。我經常針對金本位制撰寫文章,一直強烈反對金本位制。因為,除了世界和平外,取消金本位制是我這些年及對未來抱樂觀態度的第二個原因。但遺憾的是,總有一些政治家和經濟學家,每當外匯激烈波動時,便要求回到金本位制,所以我要再次解釋金本位制,為什麼對世界危害極大。我認為金本位制是種禍害,所以我常用「你怎麼看待金本位制?」問題,來測試經濟學家和專家對經濟的理解程度。



金本位制是種在經濟體制中平衡供需的貨幣機制,既在國內,也在國際上運作。國際收支均用黃金調節,形成固定的外匯價格。



金本制已過時



後來,魯夫在新聞媒體中更加醜態百出。在一系列文章中,他發出警告,如果不馬上回到傳統的金本位制度(也就是說美元百分之百用黃金核算),世界經濟就會崩潰。眾所周知,大家並沒有把他的警告放在心上,而且現在的世界經濟形勢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



此外,大家也不需要用金本位制克服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並不取決於貨幣是用黃金核算,或是自由流通。里根總統執政後不久,推行的通貨緊縮政策便證明這點,在成功消除通貨膨脹,促進經濟發展前,他首先大幅度提高利率,繼續加重卡特政府留給他的經濟危機。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金本位制便沒有發揮過作用。想讓金本位制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問題,未免要求太高了。金本位制失敗的原因,在於接受了一個完全錯誤的事實。



穩定只是幻想



直到被歐洲中央銀行取代前,德意志聯邦銀行一直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阻礙德國在統一後創造第二個經濟奇蹟的機會,其口號是穩定、穩定、再穩定,目標在達到零通貨膨脹率。多年以來,美元兌馬克的匯率一直被低估,所以原料的進口愈來愈便宜,這正是聯邦銀行想要的。然而,在出口產品佔四○%,貿易持續保持順差的國家,這種政策卻扼殺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由於競爭壓力愈來愈大,企業被迫不斷進行理性管理,或將生產線遷往國外,目前德國許多企業正是如此。



穩定並不是唯一的生活目標,生活目標應該是和平、富裕,而且穩定應該是政治穩定,而不是貨幣價值穩定,才是最高目標。前德國總理赫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說得完全正確:「寧願要五%的通貨膨脹率,也不要五%的失業率!」輕度通貨膨脹根本不會危害經濟。



絕對穩定只是一種幻想。能源、原料、生活用品,甚至勞動市場的價格,都在不斷變化。很多商品的價格要看大自然的臉色:這次是橙子收成被凍壞了,接著又是咖啡豆收成被熱浪燒掉了。所有商品和物資的價格在自由的經濟環境中不斷漲跌,受到各種事件和大眾心理反應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大家又怎能實現一種絕對的穩定呢?



行情上漲的秘密,

貨幣之於證券市場,



就像氧氣之於呼吸,

汽油之於引擎。



假如證券市場只受前一章所描述的因素影響,就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緩慢向上漲。但我們知道,狗是來回奔跑的,證券市場在長期的經濟成長過程中會多次反覆大漲大跌。大漲之後,證券市場雖然很少跌回上漲前的水準,但在這段時間,行情將來回波動得非常厲害,主要受中期性因素影響。



一是貨幣。貨幣對證券市場而言,就像氧氣之於呼吸,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沒有貨幣,即使未來形勢大好,世界充滿和平,經濟一片繁榮,行情也不會上漲。如果沒有剩餘的錢,就沒人買股票。我們可以說,貨幣是股票市場的靈丹妙藥。



貨幣+心理=趨勢



但是單靠貨幣,股票市場也不會起變化,還要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如果投資大眾的心理是負的,即沒有人想買股票,市場也不會漲。只有在貨幣和心理都呈正面時,股票指數才會上揚。兩個因素都是負面時,指數就會下跌。



如果一個因素呈正面,另一個因素呈負面,發展趨勢就會持平,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行情平淡、無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我的公式由此得出,同時也成為我的信念: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如果某個因素略佔上風,便會透過略為上漲或下跌的指數呈現出來,這要看哪個因素更強。只有當一個因素發生逆轉,使兩個因素同時變成正面或負面時,才會出現行情大漲或大跌。



結論是,如果大小投資者願意,且有能力買股票,指數就會上漲。他們願意購買股票,是因為他們對金融及經濟形勢抱持樂觀看法;他們購買股票,是因為口袋裡有足夠的資金。這就是行情上漲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經濟呈現不利的態勢,都適用。同樣的機制也會起反作用。當一般大眾非常悲觀,負面評價未來,而且缺少現金,一方面因為大眾可以將錢投資到其它地方,例如房地產、儲蓄或債券,賺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為貸款取得更加困難。如果缺少想像力和貨幣,指數就會跌到谷底。



我認為對中期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了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



如果有很多剩餘資金留在金融機構內流通,據我的經驗,這些流動資金的一部分最晚在九到十二個月之後,便會進入證券交易市場,雖然此時大多數的投資者對股票仍持負面態度。在此階段,第一批的買進交易遇到的是完全淨空的市場,這時指數開始上漲。上漲的指數使大眾對股票產生興趣,於是繼續出現買進交易,吸引新的買主,如此循環不已。



股市評論家和分析家總能為行情上漲找到原因,因為經濟面從來便不是全黑或全白的。如果無法說明當前的經濟現狀,必定會用未來的正面發展來解釋上漲趨勢。接著,正面的評價逐漸改變大眾的態度,貨幣不斷流向股票市場,使行情繼續看漲。



反之亦然。如果貨幣因素是負面的,大眾的心理狀態在九到十二個月之後也會轉成負面狀態,即使經濟第一線的消息仍相當正面,如果沒有新的資金,行情還是無法上漲。如果大家期待的指數上揚沒出現,第一批人就會失望地退出股票市場。第一批賣出交易把指數壓低,引發進一步的股票出售,如此循環下去。這時評論家仍然可以找到負面消息,當成指數下探的理由,這時,整個氣氛已經改變了。對於中期的證券市場發展,貨幣至關重要。因此,投機人士必須密切注意影響貨幣的各種因素。



證券市場像二手車市場



我已經解釋過,證券市場不是經濟狀況的溫度計。指數發展經常和市場狀況背道而馳,景氣好的時期,企業把所有資金用於直接投資,過去二十年,特別是美國,並未看到股票回購的現象。

相反地,當企業需要籌措資金時,會向股票市場借錢,提高資本,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增加,供給因此擴大。由於資產重組,某些公司甚至還會出售其它公司的股票,導致市場出現數量龐大的新股票。



證券市場和二手車市場相似。每當大汽車公司推出新車種時,汽車銷售商便異常活躍,甚至在價格上對客戶妥協,或免費提供特殊裝備,這時二手車的價格就會下跌。反之,如果新車交貨期要等上幾星期或幾個月,而且新車種並不吸引人,也根本不可能在價格上讓步,這時二手車市場就會活躍起來,價格也隨之攀升。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便是資本市場上的二手車。如果資本市場充斥許多有趣的新上市有價證券,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就會下跌。但如果新的投資標的愈來愈少,剩餘資金就會流入證券交易所,也就是說回流到「二手車」市場。



資金閘門等著打開



德國的戰後發展就是典型的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反向的實例。大規模的重建從一九四八年的貨幣改革開始,當時,證券市場可以運用的資本很少,儘管指數緩慢上升,但股價仍然停留在相對較低的水準,沒有恢復到原來的實際價值,雖然當時的心理因素完全是正面的。

一九五二年以後,工業大規模擴張,景氣吸收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資金,用於證券交易的資金所剩無幾。每天早晨,我在報紙上都能看到自相矛盾的奇怪現象:公司取得傲人的成績,紅利增加,而指數卻不停下跌。



為了在經濟景氣復甦階段預防通貨膨脹,德國政府採取限制貸款的措施,迫使企業發行新股票或債券。德國最大的幾家企業發行利率超過八%的債券,在當時是非常高的利率,但大家卻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這些債券,雖然大家普遍都很樂觀。



股票市場看來毫無希望,當工業擴張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現停滯時,聯邦銀行放寬貸款規定,打開資金閘門。吸入第一口「氧氣」後,市場重新活躍起來,證券價值直線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多年來被壓抑的漲勢潛力,引發了真正的指數狂飆,因為資金和心理因素同時轉成正面。正如我所確定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氧氣,過去如此,將來亦復如是。



證券交易心理學,

投資者分兩類,



固執的和猶豫的,

勝利者是固執的人。



我把證券市場對好、壞消息作出反應的強烈程度,稱為市場技術狀況。和多數人相反,我所理解的市場技術不是圖表、量能圖、隨機分析方法,或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對我來說,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掌握在什麼人手裡?



我把投資者分成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固執的投資者,是按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長期來看,是證券市場中的勝利者,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中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



固執的投資者和猶豫的投資者差別何在?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當年普魯士陸軍元帥馮•莫特克(Von Moltke)曾把這四點視為作戰勝利不可缺的四要素。



是否有錢?



根據我的定義,一個人是否有錢,關鍵不在於他有多少財產,而在資本是否完整無缺,有沒有負債。例如,某人有一萬馬克財產,但他只花五千馬克購買有價證券,而且不負債,這樣就算有錢。相反地,擁有一億馬克資產的超級富翁,花兩億馬克購買股票,就不算有錢,因為他只有負債(價值兩億馬克的股票減去一億馬克的自有資本,等於一億馬克的負債)。在股票交易生涯中,我有時也欠債,而結果幾乎都是負面的。記憶中,最痛苦的一次經歷是在五○年代,當時紐約證券市場大漲,在我看來,當時具有革命性的新工業,如電子和計算機業前景看好,於是我買了這些企業的股票,因為想提高利潤,我另外又融資買進,直到用完所有的信用額度。



當時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他是戰場上的英雄,卻不是天才。艾森豪威爾在美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有關他和德國影星瑪蓮•黛德莉(Marlene Dietrich)的戀愛謠言,對他絲毫無損。對華爾街來說,人民信任他們的總統,是非常重要的,至於他的政黨屬性,則是次要的。還有一年就將舉行下屆美國總統選舉,大家相信艾森豪威爾將軍將連任美國總統。我想,證券市場會提前反映。



但後來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九五五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突然心臟病發。第二天,華爾街股票下跌了一○%到二○%,跌入谷底。我被迫履行義務,向經紀人追繳保證金,但由於信用額度已全部用完,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股票,當然全都賠錢。這時艾森豪威爾能否成為總統候選人,似乎成了問題,大家擔心事態繼續惡化,嚴重的不安情緒蔓延開來。很多和我一樣欠債的同事也不得不賣掉股票,於是更加快下跌速度。幾天后,艾森豪威爾的健康狀況迅速好轉,證券市場開始上漲,很快恢復到原來的行情,某些股票後來甚至漲了十倍,但對我來說,為時已晚。



幾年之後,我再次陷入類似局面。一九六二年二月,我全力投入巴黎的證券市場,但這次沒有借錢。當時,阿爾及利亞正在打仗,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放棄阿爾及利亞,但因為法國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不一,他不得不反覆權衡。這時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四名法國將軍企圖發動反戴高樂政府的暴動,他們想阻止戴高樂放棄阿爾及利亞,國家危機一觸即發。當天晚上,巴黎的氣氛高度恐慌,大家還傳說傘兵佔領了巴黎。



我決定第二天不到證券交易所去,我幹嘛要再加重精神負擔呢?於是我去「劉易斯之家」(Chez Louis)餐廳(一家國際知名的捷克餐館),是當時影視界和新聞界名人聚會的地方。當證券交易所的一位同事偶然走進餐館,告訴我發生的事情時,我正在研究菜單,根本沒想到證券交易所。他告訴我,真的發生了血腥的屠殺事件,股票崩盤。「是嗎?」我輕鬆地問他,心平氣和享受午餐。



我對戴高樂將軍在這場衝突中勝出,深信不疑,而且因為沒有借錢,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危機很快過去了。晚上,戴高樂將軍發表著名的電視談話,他向法國各界呼籲,這個時候全法國都站在他這邊,四名不忠的將軍繳械投降,從證券交易的角度來看,已經彌補了一半損失。第二天,「恐怖的屠殺」已經被人遺忘了。



從這兩次經歷中,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要有自己的想法



明智的投資者都有想法,至於想法是正確,還是錯誤,開始時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必須三思而行,而且有想像力。投資者必須相信自己的想法,如果已定出戰略,便不可再受朋友影響,也不可因當時的氣氛或時事而改變初衷,否則再天才的思慮,也幫不上忙。因此,我還要在陸軍元帥馮•莫特克的四個要素上,再加上一個要素:信念。



我在投機沙皇和德國債券的例子時,已經解釋過想像力對投機人士的重要性。我非常贊同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以下經歷可說明,有時投機家的想像力是無遠弗屆的。戰爭剛結束時,意大利的形勢非常特別,這個國家幾乎沒有遭受戰爭損失,大多數工廠完好無損,但由於原料短缺,工廠無法開工,而且意大利也無法購買原料,因為沒有外匯。



意大利和美國共同計劃,幫意大利擺脫了困境。根據僱傭工作合約,美國向意大利提供毛線、棉花、人造絲等原料,這些原料在意大利的工廠加工後,一部分成品當成款項運回美國,其餘則在國內市場銷售,甚至出口到歐洲其它國家。從一九四六年開始,意大利的紡織業欣見新繁榮,米蘭證券市場也獲新生。



在美國,大家對歐洲的評價比較樂觀,當我從美國到歐洲時,驚訝地發現,米蘭大教堂附近的高級商店,各種棉製品、絲製品和毛線製品琳瑯滿目。我立即萌生投機興趣,我向一位朋友諮詢,他是米蘭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現在才投資太晚了,」他說:「好的股票已經漲得太高,行情太貴,而那些行情不好的股票,又沒有看漲的理由。」我剛從美國回到歐洲,對歐洲的情況還不熟悉,他肯定比我瞭解得多。於是我對他的看法表示滿意,只好放棄吃這塊「蛋糕」。



有耐心才能進入市場



「大家在證券交易所裡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資深的法蘭克福投資家如此說。他們說得真對,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誰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證券市場。



我把「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當成座右銘,先有痛苦,然後才有金錢。開始時出現的總是別的東西,最後才如大家所想那樣。如果投機交易中的各個要素都有效,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他們一看到指數下跌,便立刻驚慌失措,賣掉所有股票。



我為證券市場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數學公式:2×2=5-1。我用這個公式表示,最終發生的事情都會應驗。二乘以二等於四,是最後結果。不過我們不是直接得到這個結果,而是繞了一圈。



這條公式剛好將藝術和科學分開,因為科學工作不可能用這樣的公式計算,二乘以二必須直接等於四。如果一名工程師造一座橋,從數學角度看,他的計算必須準確無誤。如果照二乘以二等於五減去一這個公式造橋,還沒等到得出四這個結果,橋就已經在五的時候倒塌了。如果投資者沒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到「減去一」應驗,也會提前(在不祥的數字五出現時)崩潰。因此他的邏輯雖然最終保持正確,但卻已無法從中獲利。



還需要一點運氣



投資者當然也需要運氣。戰爭、自然災害、政局變動、新發明或騙局,都可能破壞投機的前提條件。例如,投資者把賭注押在生產減緩某種嚴重疾病,例如風濕病的製藥企業上,但過沒多入,一家和製藥企業競爭的生物工程企業,卻出人意料地發現治療風濕病的藥品,這時投資者的預測便永遠不會應驗。他的分析雖然正確,但治療藥品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前提條件,讓這條件變得毫無價值,這是他無法預知的。除了金錢、想法和耐心外,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只要缺少其中之一,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



投資者如果缺少資金,甚至有債務,就不可能有耐心。似乎永遠都是如此,開始時,一切都是另一番面貌,指數和投資者的設想背道而馳,他不得不在事情對他有利之前,便售股兌現。



投資者如果沒有想法,就不會有策略,在此情況下,也不可能有耐心,因為他只會受情緒支配,隨著眾人起舞,別人買,他也買;別人賣,他也賣。



如果本來就沒耐心,那麼金錢和想法對投資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他不可能等到「減一」出現,因為在想法實現之前,只要遇到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會把所有股票賠錢賣掉。



如果他總是一再缺乏最起碼的運氣,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也會因此再次失去耐心。



股票市場的技術狀況,也就是說,市場對好消息或壞消息的反應程度,只取決於一個問題,股票是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了作用,相反地,壞消息卻會以失敗告終。我稱第一種情況為「過度買進」的市場,第二種情況為「過度賣出」的市場。



暴漲和崩盤是,

分不開的搭檔,



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

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尾。

一再重複。



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間的證券市場走向,是很典型的輪迴過程,其實不論是股票、債券、原料、外匯,還是房地產市場,都遵循著同樣的模式,包括過熱階段在內的漲跌,都是人類心理的反映,一種介於恐慌和自負間的舞蹈。暴漲和崩盤是一對分不開的搭檔,在經濟榮景下,暴漲的行情漸漸吹脹,最後不幸變成一個氣球,用一根針刺一下就能戳破。這是個永恆的法則:每次證券市場中的崩盤和潰散都以暴漲為前導,而每一次的暴漲都以崩盤收尾。



證券市場四百年來的歷史便是一連串由暴漲和災難所交織成的,其中大多數早被人遺忘,但有些事件改變了整個世界,被加載史冊中。



十七世紀鬱金香災難



美麗的鬱金香成為崩盤和暴漲的象徵,這真是命運之神的諷刺。直到今天,對沒有經驗的玩家、基金經理和投資顧問來說,仍是座警鐘。這種花幾乎震撼了這個平時平靜的國家,十七世紀荷蘭的欣欣向榮經濟。一位由德國皇帝派到土耳其的公使布斯貝克(Busbeck),對一種被土耳其人稱作「塗班」(Turban)的鮮花百看不厭。布斯貝克把這種花帶到西方,而花的名字則變成「鬱金香」。不久,大家便能在奧格斯堡(Augsburg)富格家族(Fugger)的花園裡欣賞這種花,園丁們努力使這種嬌弱的花適應北國陰冷的氣候,多年後,荷蘭人才瘋狂愛上這種花,而且到了痴迷的地步。



在成為荷蘭人瘋狂喜愛的花之前,鬱金香不過是一般市民房子裡的色彩點綴物,後來卻逐漸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女士們精心挑選搭配她們香閨顏色的鬱金香,在別墅裡的鬱金香地毯,色彩華麗,甚至超過東方地毯。大家乘坐用鬱金香裝飾的馬車去散步,每天都有鮮花節、選花大賽。蒐集鄰居沒有的鬱金香稀有品種,成為禮儀和時尚,鬱金香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和今天的現代名畫收藏一樣。



數學毀掉法國



匱乏的國庫讓法國在十八世紀發生令人難忘的證券崩盤。攝政王,也就是當時年紀幼小的路易十五的叔叔,苦思補充國庫之道,這時他聽說有個蘇格蘭人約翰•勞(John Law),是一位在算數上非常有天分的學生,這位大玩家在很多國家賺錢。在巴黎,約翰•勞被視為是在銀行業務、貿易和貨幣領域經驗豐富的人,攝政王期望待與他認識,同時心想這個聰明、可愛的蘇格蘭人,也許能幫法國擺脫困境。而按照宮女們的說法,約翰•勞是一位俊美無比的男子。



攝政王后來和這個蘇格蘭人成了莫逆之交,王室宣佈約翰•勞擁有發行債券的權利,約翰•勞成立了國家銀行,這是法國第一傢俱有現代銀行意義的銀行。隨後,他靠財閥創建密西西比(Mississippi)公司,專門從事劉易斯安娜(Louisiana)的殖民開墾、貿易和自然資源的開發。



一九二九年崩盤的典範



和發現美洲大陸或法國大革命一樣,美國一九二九年的經濟災難,徹底改變了西方世界的面貌和社會結構,直到今天,這場災難仍像幽靈一樣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對許多人來說,一九二九年是個轉折點,有幾十年的時間,大家在交談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請你記住,這是二九年以前,」或「這是一九二九年以後。」



但在十月份那個黑色星期四之前,曾經有過許多愉快的星期和快樂的年代,之前大家生活得很好。「上帝的國家」美國,在重新尋回的繁榮天堂裡,活力四溢。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債務國,變成全世界的債權國,工業生產持續增長,消費也同樣穩定提升,這兩者都在貸款這一劑靈丹妙藥的刺激下成長。



所有的農業或工業原料、所有的有價證券,都不斷上漲。華爾街證券交易所裡的電傳打字機,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吐出幾公里長的白紙。所有的美國人,中產階級、小人物,還有一抵達愛麗斯島(Ellis Island)的新移民,都倣傚財閥,進行投機。市場早已處在上漲的第三個階段,投機基礎建立在底部搖搖欲墜的龐然大物上,只有少數人清醒地認識到這點。



「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



關鍵在與眾不同,



並相信自己:「我知道,其它人都是傻瓜。」



在證券交易的輪迴過程中,投資者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在描述了暴漲和隨之而來的崩盤後,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顯然,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在行情下跌的過熱階段,你應該買進,即使價格繼續下跌,也不必害怕。因為,就像老投機家在布達佩斯糧食交易所說的:「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在上漲中的第一階段,你應該繼續買進,因為這時已經越過了最低點。在第二階段,你應該只作觀眾,被動地隨著行情波動,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判斷市場處於哪個階段



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感覺到市場處在哪個階段,雖然他並不能每次都用言語表達出來。但正如沒有完美無缺的投機一樣,並沒有這方面的教科書,也不存在大家可以盲目利用的方法。因為假如真是這麼簡單,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裡討生活了。只有藉長期積累的經驗,才能讓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即使最狡猾的投機人士也會出錯,有時為了積累辨別超買或超賣的徵兆、提示和某些信號所需的經驗,他甚至必須出錯。



例如,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這時股票已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他們對不利消息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時機,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付清,遂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相反地,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猶豫的投資者手裡抓滿股票,儘管有利多消息,他們也無法買進股票。固執的投資者雖然有現金,但在這樣的行情下卻不想買進。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個訊息。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股票,這時股票正躺在固執的投資者的保險櫃裡。直到後來,指數上漲時,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裡露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但多數情況下,指數此時處在不合理的低點,這種局面應歸咎於大眾的歇斯底里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拋售。這是行情過度下跌中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猶豫的投資者把所有的股票賣掉,甚至包括原來留下來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但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還在等市場恢復元氣,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而把所有股票低價賣掉。

我不同意一般所謂成交量小時,行情下滑並不重要的看法。贊成這種觀點的人會說,大眾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拋售股票。但是這沒有說明任何問題,重要的是,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今天沒有賣掉股票,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在明天、一個星期後,或一個月後,把所有的股票賣掉。



相反地,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因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市場愈容易受傷,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我也反對大家對成交量大時,即有利指數上漲的看法。大家認為,大眾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是好現象。確實如此,但這只是就他們購買股票的這一天而言。我的意思是,那些猶豫的投資者買股票,真的是好現像嗎?他們下個星期也會買股票嗎?難道這些股票不會在下個月重新出現市場?猶豫的投資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脫手的危險嗎?



反之,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當然,因為經紀人只對大筆佣金感興趣,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有意義。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裡,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而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



勇於與眾不同



當同事、朋友、媒體和專家都建議賣掉股票時,採取和這些看法相反的作法,是非常困難的事,尤其對沒有經驗的投資者而言,更難。連那些懂得這個理論,並想遵守的人,也在大眾心理壓力下,在最後一刻改變自己的看法,說服自己:「雖然從理論上講,我現在必須進場,但這次形勢不一樣。」直到後來情勢明朗,即使是這一次,逆向的處理方法仍是最好的方法。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因此在證券交易所,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所以投資者必須勇敢、全力以赴、明智,甚至表現得自負些。勇敢對自己說:「我知道,其它人都是傻瓜。」



即使投資者能作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在指數過度下跌時買進股票,然而這才是考驗的開始。之後,他還必須有強悍的神經,堅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繼續下跌。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而精疲力竭、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



即使克服了這種障礙,市場開始上漲,投機者還要面對回跌的情形,在指數持續上漲過程中,行情回跌總是一再重複出現。如果不明白這種發展過程,就必須重新評估情勢。如果診斷表示只是暫時性的干擾,就要立場堅定,不氣餒。



買進或賣空,你選哪邊?



迄今為止,我一直從買進投機者的角度觀察「科斯托蘭尼雞蛋」,但大家當然也可從賣空投機中獲利。賣空是如此操作的,賣空投機者或大家稱為熊的人,今天以一定價格賣掉某種他手裡沒有、以後才買進的有價證券。他暫時保留自己的買單,因為他相信明天股票的價錢將比今天低。賣空投機的人就像先出售還沒有獵殺到熊毛皮的獵人,他也可能打不中,所以必須以更高價格向其它獵人買,才能履行先前的交易,而這也正是賣空投機的風險所在。



從預言家到顯示屏

的訊息叢林



我的座右銘是,

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

不會令我激動。



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訊息和想法是從哪來的。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我不尋找訊息,而是發現訊息。



事實上我到處發現訊息,從銀行家、經紀人、分析家和經濟學家以外的任何人,小偷、董事長,甚至部長或應召女郎。前面的那些人看不到他們鼻尖以外的地方,或如大家常說的那樣,他們只見樹不見林,如果我採取和他們建議相反的行動,反而能取得巨大成果。



我從不同的報紙蒐集當天的新聞,我喜歡閱讀的報紙是《國際前鋒論壇報》,此外我聽收音機、看電視。在讀報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數據、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只瞭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我的座右銘是,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

但透過字裡行間,則可以發現反映明天指數的訊息。有時,一篇長篇大論中一個短短的句子,透露出的訊息比文章還多。



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如果美元疲軟,評論家便會根據某個可以用來消極解釋美元的數字或事件,斷章取義查閱最新經濟統計數字和通告,最終總能找到一些東西,作為報告美元疲軟的原因。假如美元堅挺,那些滑頭的傢伙也會找到理由。所以,這些報導和指數發展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美元之所以疲軟,是因為當天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供給,而賣主出售美元的實際動機則是無法解釋的。



「既成事實」的現象



對證券市場的新人而言,指數對某些消息和事件的反應,完全不合邏輯。證券市場的反應常常像醉鬼一樣,聽到好消息時哭,聽到不好的消息時卻笑了。我把這種現象稱為「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現象,證券市場的邏輯和日常生活的邏輯,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投機針對的是未來某個不確定的事件,如果事件應驗了,就成為事實,對於事實,大家便無須進行投機。這意味著,證券市場預知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如果大家期望某家公司在第一季的利潤增加,該公司股票的行情就會慢慢攀升,大眾期待愈強烈,指數漲得愈快。



投機人士的工具



十七世紀阿姆斯特丹的港口,投機者經常連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之久,等著印度公司貨船的消息。現在的投資人,則是整日遭到各種消息、統計數字、公司報表、分析預測、專家意見等的輪番轟炸。指數顯示屏上,每分鐘都有上百條訊息一閃而過。基於這個原因,證券交易所中的玩家陣營日益壯大,對他們來說,訊息社會是個天堂樂園,每秒鐘都有新的資料為依據,把市場推向高處或低點。其中美國的債券市場更是古怪,以就業市場報告為例,如果各種資料同時公佈,甚至會發生因為新就業的人數較少,債券指數先衝向高點,但過了三十秒後,債券指數又回到原來的水準,或跌得更低,因為根據報告後面某個部分得出的訊息指出,單位小時工資比預期的高多了。玩家們在決定買或賣之前,甚至來不及讀完報告。



顯然,投入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不會對這些天天發生的事作出反應,但為了得到投資方向,難道不必瞭解這些消息嗎?答案是不用。

法國政治家和作家艾瑞歐特(Edouard Herriot)曾如此評價文化,他說當大家已經把所有一切都遺忘時,文化是唯一保存下來的東西。證券交易所也是如此,證券投資者不是百科全書,需要儲存年度報告、紅利、指數、營業報告和統計數字,這些東西可以儲存在計算機裡,需要時再叫出來就好了。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動作。大家必須像雷達一樣捕捉重要事件,正確解釋內在關係,並且獨立思考。



從股票交易所到

交易股票



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

否則,

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



到目前為止,我只分析股票市場,但只有手中握有正確股票的人,才能賺到百分之一千或至百分之一萬的巨額利潤。



如此出場是我的有意安排。根據經驗,沒有人的選股技術,可以好到即使股市普遍下跌也能賺到錢。如果指數趨勢往下走,只有極少數的幾種股票能擺脫盤勢,充其量是成長型行業可以維持原來水準,這些行業中最好的企業也許能有發展,但是誰能事先知道,哪些企業是屬於這類型?不論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指望指數迅速上漲。如果貨幣因素不利,大家也不會有多餘的錢購買具潛力的股票,但如果證券市場趨勢轉變,影響貨幣的因素轉為正面,這時成長型股票就會像火箭一般直線上升。



在指數呈現上漲的過程中,如果流動資金充足,那些經歷過黃金時代,或正處在於萎縮中的行業,也能保持良好的狀態。不過一旦出現跌勢,這些股票便會驟然下跌。所以結論是,在指數上漲過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只有投資經歷至少二十年之久的投資者,才用不著太關心整體發展趨勢。



成為富人的機會



如果整體發展趨勢呈正面,投機人士便必須找出成長潛力最大、機會最好的股票。首先,必須知道哪些行業將從未來發展中獲利,在發現行業後,還必須從中篩選出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再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誠如我提醒自己的原則:證券交易所中人盡皆知的事情不會讓我激動。當大眾發現成長型行業時,指數通常已非常高,包括今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增長,都已先行反應在指數上了。科斯托蘭尼雞蛋的原理當然也適用於具體行業,甚至是具體的股票。當整個市場還處於上漲過程中的第二階段時,股票極有可能被超量購買。



行業的繁榮和衰退,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開始時,出現大量新企業,這些企業生存的市場成長快速,即使最差的企業也能生存。隨後該行業成長緩慢,速度減緩,對品質的要求提高。過程就像篩子,大多數企業無法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缺陷,於是滅亡,或是被合併,只有具競爭力的企業生存下來。如果該行業再度出現衰退,便開始第二次篩選,所有企業都虧損,只有非常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度過危機。最後,少數大集團共享市場。今天,大家稱他們為全球玩家。



分析家的荒唐詞彙



許多分析家和經紀人在評價有價證券時,將之區分成投機型和保守型,我認為這種區分過於膚淺,甚至是錯誤的。重點不在大家投資股票的品質,而是投資的數量,如果一位大資本家用少量的錢,購買一種相對沒有把握的科技股,那不算是投機,而是計算過風險的保守投資。但如果是一個小人物用超過自己資產的金額,也就是透過融資購買「最安全的」標準股,才是非常危險的投機。大家必須時刻牢記,投機型和保守型的區別,只是比例上的問題。



同樣,我認為分析家經常說的「繼續持有」建議,完全是胡鬧。如果證券賬戶,放著我已不會再買進的股票,那我便必須賣掉,有什麼理由要保留顯然已不會再上漲的股票?手續費大概是唯一理由,但在這個可以打折扣的經紀人時代,手續費不是問題。


寫給敢做敢為的人

十律

1、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如果是,在哪裡,什麼行業,哪個國家?

2、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3、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4、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5、要靈活,並時刻思考到想法中可能的錯誤。

6、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應該賣出。

7、不時察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8、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9、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意想不到的因素。

10、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十戒

1、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2、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
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3、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4、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5、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他們,也就是說,不要不做決定。

6、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7、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8、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9、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10、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作者簡介: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德國知名投資大師,嫻熟金融商品和證券市場的一切,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本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他在德國投資界的地位,有如美國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他的理論,被視為權威,德國的投資人、專家、媒體記者,經常詢問他對股市的意見。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不僅是成功的投資者,也是廣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多年來他將自己的證券交易經驗與理論,寫成一本本實用且平易近人的書籍,廣受讀者喜愛與推崇。他的《證券心理學》一書,是德國大學經濟系學生必讀書籍。從一九八七年至今,共出版十三本著作,在全球賣出三百萬冊的佳績,包括中國、韓國、希臘、丹麥,都有翻譯版本。


證券交易動物園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早在證券交易所出現前,投機就存在了。某些社會主義者認為是資本主義讓人變成投機人士,這種論點完全錯誤。早在《聖經》裡,便已駁斥投機行為。



歷史上的第一次投機行為,是埃及的約瑟夫法老所為。



約瑟夫這位聰慧且具洞察力的法老,從七個好年份和七個壞年份的夢中,作出正確結論。在好年景時,他囤積大批糧食,好在日後欠收的年份以高價投入市場。不過直到今天,大家仍不確定他是否在四千年前就已成為計劃經濟之父,知道儲備餘糧,度過後來的欠收;或只是歷史上的第一位投機家,壟斷商品,藉以日後高價出售。



賭徒永遠不死



在古羅馬,地中海地區的金融中心,也很盛行投機風。人們大規模投機糧食和商品。羅馬帝國的總督卡托(Cato)消滅迦太基的瘋狂政策,讓當時的投機家相當緊張。迦太基是地中海世界的糧倉,史奇皮歐(Scipio)將軍的士兵進入被毀的城市,大肆洗劫倉庫和地窖。上千噸的糧食落入羅馬人手中,再加上羅馬本地糧食豐收,糧食價格先出現鬆動,繼而直線跌到谷底。很多投機人士因而傾家蕩產。



當然,歷史上還有許多著名的人物也是投機家族的成員。發現萬有引力,名留千古的牛頓也曾試過證券投機,只不過失敗了,最後,牛頓甚至禁止別人在他面前提證券交易。伏爾泰曾和女朋友大談有價證券和貨幣,長達幾個小時之久。他也曾投機穀物和房地產,後來,更以投機的外匯走私客身份走紅當時。



大家是否該躋身名人之列,也做個投機人士?基本上,這取決於兩件事,即物質條件和個人性格。關於第一個前提條件,我牢記一條座右銘: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最後一句當然不完全正確。大家總是需要一定數量的錢,才能開始投機活動,但數量不一定要很多。在股票投資普及之前,德國流行一種觀點,證券交易所只是富人的遊樂場。這種看法完全錯誤。只要誰的看法正確,誰就有可能用蠻少的錢,創造可觀利潤。我說的「根本沒錢」,是指錢少到連私人住宅都負擔不起或無力養老的地步。



如果真的沒錢,首先必須工作。在證券投機失敗後,我好幾次身無分文,甚至欠債,以至被迫重操舊業,作經紀人和顧問,賺取佣金,以脫離窘境。



至於投機家還需要哪些性格,讀者可從本書中找到答案。但我必須先解釋一下,根據我的定義,到底誰才稱得上投機家?因為,所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人早就不是投機家了。



經紀人:只管成交量



當德國新聞電視台報導法蘭克福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情況時,我們可以看到經紀人和交易員大聲叫喊、四處奔跑。可惜,愈來愈多的經紀人和交易員現在都靜悄悄坐在計算機前,說不定什麼時候,原來證交大廳的獨特氣氛便會消失了。經紀人坐在辦公室裡和客戶洽談,建議客人繼續委託代辦交易,最重要的,是鼓吹他們不斷進行新交易。



經紀人和交易員不靠股價指數的差價賺錢,而是按每筆交易向客戶收佣金。如果經紀人在一起聊天,他們首先談的是成交量,然後才是發展趨勢。有人講過一個故事:一位客戶去找經紀人,想聽取一些建議。經紀人使出渾身解數,勸他繼續買進IBM的股票。經紀人說完後,客戶才察覺到自己原本是想賣掉IBM的股票。「原來如此,」經紀人說︰「賣掉││這也不壞!」



基金經理:幾十億資金的統治者



第二類職業證券人士是基金經理,包括大型投資公司的基金管理人和產物管理人。他們調動幾十億資金,但和證券經紀人一樣,他們不是靠自己的資金,而是客戶的資金在工作。經理人及一群手下作準備工作的分析師,挑出看好的股票、債券或原料,以獲取報酬。整體來看,他們毫無成就,因為只有極少數的基金經理,能不斷超越平均指數,獲取更高利潤。



金融鉅子:大莊家



不是每個用自己資金操作的證券投資人都算投機家。



有些資產非常雄厚的金融鉅子,以幾百萬元,甚至幾十億元在進行交易。他們總是全力以赴,投入所發起的交易活動,以確保自己獲得多數,並策畫合併和收購其它公司。他一旦擁有某家公司的股份,便積極干預公司的管理體系,或解散看不順眼的管理階層。面對各種激烈活動,他的生活變得十分不安。如果他開辦企業,就會到證券交易所去籌措必要的資金。甚至他想掌控的那些公司,也是透過證券交易所取得控制權。他的目標總是集中在特定的交易中,他的買或賣都會導致大地震,影響整個證券市場。



套匯者:絕跡的投機人士



套匯指的是時間或空間上的投機行為。時間上的投機,指的是今天買,然後過一陣子用更高的價格賣出,或反過來,今天賣掉,以後再用便宜的價格買回來(即賣空)。另一種是空間上的投機,指的是同時在一個地方買,另一個地方賣。交易過程中,套匯者必須取得超過交易手續費的差價,才會獲利。和傳統的投機人士相比,套匯者的好處在沒有任何風險。因為,只有當兩個證券交易所出現差價時,套匯者才會委託經紀人進行交易。他事先就知道利潤有多少,因此,套匯者必須專注在蠅頭小利上,時時刻刻關注行情。



證券玩家:證交所中的賭徒



有種人,即所謂的證券玩家,肯定永不會消失,而且只會愈來愈多,讓我感到遺憾。我之所以如此稱呼他們,乃是因為照我的定義,他們不配冠上投機家的稱號,雖然一般大眾和新聞記者都以此稱呼他們。證券玩家連最小的指數波動都企圖利用。他在股價一○一時,買進某種股票,然後在股價升到一○三時,就賣掉。接著,他再在指數九○時,買進另一種股票,然後在九一個•五時,又再賣掉。



投資者:證券市場中的長跑者



投資者和證券玩家剛好相反。他買股票,然後留個幾十年,當成養老金,或當成留給子女或孫子的財產。他從不看指數,對指數不感興趣,即使股價崩盤,也任由他去。他將資金長期投資於股票,一直投資下去。即使蕭條時期,也不減少股票的投資比率。



我該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入投資者的行列。在從事證券交易的人當中,以平均水準來看,投資者的表現最好,因為即使是投機家,也只有少數是贏家。如果我的話夠權威,能讓讀者盲目聽從(但我對此不抱幻想),本書到此也可結束了。但是,「賭徒」在我們心中蠢蠢欲動,誰能比我更瞭解投機活動的刺激所在。八十年來,我一直是位精力充沛的投機家,穿梭在全世界的原料、外匯和證券交易所。正確分析形勢及不同於一般看法的觀點得到確認,帶給我的快樂,遠比物質上的利潤大得多。所以我想告訴大家,是什麼因素導致一名精力充沛的投機家不同於金融鉅子、投資者和證券玩家。



投機家:有遠見的戰略家



大家也許會說,投機家便是介於證券玩家和投資者之間。當然,界限並非涇渭分明。不同於投資者,投機家對各種新聞都感興趣,但這並不表示,他會像證券玩家那樣,對任何新聞都有反應。如果投機家對上漲的指數進行投機,但由於某個偶然事件,行情暫時下跌,例如,美國總統心臟病突發(艾森豪威爾總統一九五五年心臟病發),或南美遭受地震,這時投機家不會馬上推翻自己的投機理念。只有當消息影響深遠,動搖了預測基礎,推翻原來的假設,才會重新規畫。投機家不在意X和 Y之間細微的指數波動,他只跟隨趨勢,即從A到B的變化角度。



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貸款政策、利率、經濟擴充、國際局勢、貿易收支、經營報告等,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他制定周密的計劃和策略,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



憑什麼投機?

只要有想像力,



老的東西,甚至老骨董,

都有機會再翻身。



說到投機,許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股票,股票已經成為投機和證券交易所的代名詞。我也一再談到和寫過證券交易所或投機的事,指的當然是股票投機。但在八十年的「證券投機生涯」中,我早已不只對股票進行投機。我的大量獲利是靠債券賺來的,但我在外匯和原料市場也很活躍,也在有形資產交易中累積經驗。



投機家中的世界主義者,不僅分析和觀察本國的股票市場,也分析和觀察全球發生的事,像國際政治局勢、大規模資金流向、工業大國的內政和外交政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議、巴黎俱樂部的債務談判、新的技術發展、巴勒斯坦問題,甚至巴西和中國的天氣。



每當某個地方出現機會,某種商品、貨幣、債券或股票的價格和正常價值之間出現差異,投機家便忙碌起來,等候市場在某個時候弭平差異。重大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不該只把股票當成投機對象,例如我就曾利用債券作出最成功的投機。



債券:比你所知還重要的標的



債券也稱利率固定的有價債券,是大多數儲戶印象中的保險投資手段。以公債為例,只要買下有保障的債務人的債券,一直等到債券到期,根本不用冒賠錢的風險。購買公債的人總能以票麵價值兌現,而購買公債時計算好的利率,對債券持有人來說,也是種保障。



外匯:過去比現在更有意思



今天,外匯市場是大玩家的遊戲場,因為銀行、保險公司和長期基金把外匯市場變成賭場,而且貨幣種類愈來愈少。引進歐元後,法郎和德國馬克之間的投機成為歷史,但前提條件是歐元要挺得住。



原則上,只有少數貨幣可供小資本的投機人士做期貨交易。為了獲得數量相等的外國貨幣,大家必須和相關國家保持特殊的聯繫。現在,也許在美洲或東歐小國,還存在些有趣的機會,但這方面,我不是專家。



誰若要進行重要貨幣的投機,就是和幾萬名大大小小的賭徒和投機人士競爭。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同時得到相關訊息,如果某個統計數字比預期好,大家便朝那個方向跑,如果比預期差,大家又跑往相反方向。



原料:投機家對投機家



原料投機中,長線(買入)總有短線(賣出)相呼應。一位投機人士把賭注押在價格上漲上,就會有另一位投機人士押價格下跌,這是個充滿巨大風險的交易。一般情況下,投機期貨意味著只須投入相對少量的金錢,大量購買銅、小麥或諸如此類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支付的金額不是買價,而是為將來發生的交易所支付的一種擔保。股票指數、外匯和債券的期貨交易同樣如此。



因為賣主以後才交貨,買主也是以後才收貨,所以期貨交易也稱「未來交易」。由於投入的資金少,這種業務的風險根本無從估計。如果商品的指數和原先期望的方向只差幾個百分點,持有人必須立即補繳資金,才能繼續保有原先數額的擔保。如果不補繳資金,立刻就會被結清交易,而把之前已經付過的資金全部賠光。



有形資產:是收藏?還是投機?



理論上,只有瞭解自己經營的有形資產,並且經驗豐富,才能賺錢。我說從理論上講,是因為我所列舉的諸如名畫、舊瓷器、舊傢俱、鑽石、郵票和硬幣,只有收藏家才是真正的行家,他們熱愛這些東西,一起起床,一起入睡。但收藏家無法成為投機人士,因為他和收藏品難捨難分。雖然從賬面上看,收藏家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卻不從中賺錢。相反地,低價買進,然後再高價賣出的投機人士,從來不會努力瞭解那些東西。



房地產:大投機家的事



唯一帶來利潤的有形資產投資,便是房地產。房產所有人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就可以收取或節省房租。我在巴黎有兩處住宅,在蔚藍海岸有座房子,在布達佩斯有處宅邸。只有位於巴黎聖路易島(Ile Saint-Louis)的住宅被我租出去,其它三處房產一直是我自己居住。根據這一經驗,我只能建議每個家庭,購買自己居住的住宅。這應該是第一項投資,因為這樣一來就不必受制於出租人,或是受房租上漲的影響。



我相信一件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雖然完全不同,但其運轉和其它投機市場一樣,遵循著相同的規則,有榮景、低迷和過度發展等時期。



想投機房地產,必須有巨額資金和良好信譽,因為購買房產的部分資金是向銀行或第三者籌措的。



我的結論是,資金雄厚,且熟悉房地產市場的投機人士,可以試試運氣。很多人,例如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靠房地產業致富。其它人如榮格•史耐德(Juergen Schneider)卻因此破產,必須在監獄了卻殘生。就和其它的投機行為一樣,發財和破產緊緊相依。關於房地產市場,我知道的不多,因為股票才是我的王國。



股票:本身就是投機對像



無疑地,能為投機人士創造廣闊投資天地的是股票市場。全世界共有十萬多家上市公司,分佈在全球各個國家。大家可以針對某個行業的繁榮和衰退、某個競爭對手戰勝另一個競爭對手、某個國家的法律變更、大選、社會發展趨勢、未來時裝的發展趨勢,還有新技術的發展進行投機。有的公司在白天找運氣,有的則在全球碰運氣。



大家總能找到被低估的公司。前面提過的億萬富翁巴菲特就是靠這發財的。或者找到被高估的公司,進行投機,大家可以利用「轉機股」發財,像我就曾以克賴斯勒的股票作投機(我在其危機時,以每股三美元買了克賴斯勒的股票,現在每股的價格為一百五十美元)。還有像微軟或戴爾計算機(Dell)的「飆升股票」,利用這種股票,大家同樣可以發財。





奇幻的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



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財富,

對某些人來說,卻意味著毀滅。



言辭尖刻的人說,魔鬼創造了證券交易所,為的是告訴大家,他們和上帝一樣,也能無中生有。錯了!魔鬼並未創造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所是自行發展成的,在大樹下,在華爾街,或在大街拐角處,或在咖啡廳裡,為的是以後能夠搬進宮殿。



荷蘭印度和英國東印度



英國對印度公司的海上霸主地位和荷蘭成為強勁對手,感到惴惴不安。於是建立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試圖打破荷蘭的壟斷地位,重新建立自由競爭,但是,「東印度公司」並未能動搖荷蘭公司的獨尊地位。西方強權開始在本土、海上和證券交易所進行激烈爭戰。如果荷蘭的印度公司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今天都還在的話,他們或許會試著收購對方。



受運輸費用的影響,這家或那家公司的股票上漲或下跌,運抵的貨物愈來愈貴,而且總是超過大家的預期,投機人士一天比一天激動。對荷蘭印度公司來說,一六八八年發生的一場災難,對我們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股票崩盤」。



基於這個原因,加拿大的鈾礦業在五○年代也經歷同樣的命運。儘管核子科學長足發展,但始終沒有出現獲利,看來也沒希望在未來某天有所改變;投機人士不得不為他們的幻想付出昂貴代價。在一九五七年的股票崩盤中,鈾礦股票因之前的炒作而掉了九○%的價值,損失慘重,加拿大證交所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恢復元氣。雖然鄰國華爾街的股市看漲,卻無法恢復原先的基礎。類似的原因也讓其它投機人士在巴黎證券交易所破產,他們被騙,以為撒哈拉沙漠的石油開採業會帶來豐厚的利潤,但發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政治事件和國有化,令他們的希望化為泡影。



混亂中的混亂



自十七世紀中葉起,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就已類似現代證券交易所。當時就已有人從事期貨和期權交易,有結算日、補償交易指數、展期交易和貼現交易、買空財團和賣空集團。阿姆斯特丹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債市場,細膩講究的期貨交易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中誕生。經紀人和坐在鄰近咖啡館裡等候交易結果的客戶間,有交易員和聯絡員。各種影響行情的謠言、錯誤的警報及各種伎倆早已出現,讓有眼光的謀士得以利用行情漲跌獲取利益。



受人矚目的印度公司股票不斷攀升,尤其當某大機構操縱上漲行情時,股票更加看漲。貨船延期返回的壞消息,本來是無任何危險的普通消息,但在大家都感到振奮時傳來,便顯得很不恰當。受害人當中有詩人、哲學家和狂熱的投機人士維加(Jose de la Vega),他是阿姆斯特丹西班牙籍猶太難民之子(和紐約十萬名德國難民子女一樣)。他的作品《混亂中的混亂》既是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一篇報導。書中描述十七世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真實情景。我多次閱讀此書的德文版,一九一二年的翻譯版本,值得向每位投機人士推薦。維加曾經三次靠投機發財,然後又失去財產,證明他完全有資格評論這個題目。

期指波段操作法

你在9000點開始看空後勢,你認為會跌到5000點,
現在你有一筆資金50萬想要操期指,你覺得可以賺多少?
一般散戶,會怎麼操這個盤?
我問過幾個人,他們這樣回答
1、 50萬下1口空單,不斷轉倉,真的跌到5000點時賺80萬,到目標價平倉
2、 50萬下2口空單(去年萬點時保證金約18萬吧),不斷轉倉,
真的跌到5000時可以賺160萬,你看看,不少吧?!
顯然的,如果你是有交易經驗的人,你會覺得這種想法太天真,缺乏事實的考量,
因為上面的回答不但簡化許多問題,也暴露了許多嚴重問題
真實情況,會遇到幾個問題:
第一種:
a. 如果沒跌到5000點那要怎麼辦?何時要獲利了結
b. 如果在9000放空,結果先拉到萬點再跌到5000(就像去年3、4月那樣),
潛在的損失約20萬,佔資金40%,真實遇到這種情況,
一般人會砍掉賠錢部位然後不敢再進場,因為你的保證金也快沒了,
換言之,這種太大的風險下幾乎不可能成功
c. 如果大盤最後跌到3000點,你會不會覺得自己錯失掉某些東西

第二種:
a. 同上a
b. 同上b,但問題更大!因為先拉到萬點的話,錢差不多都賠光了
c. 你會先遇到b的嚴重問題,所以應該沒有處理獲利的『煩腦』
你會想,真的有人這麼天真去操盤嗎?
事實告訴我們,很多人就是這樣操盤!
想想去年萬點時大家怎麼操盤?是不是只是做空換成做多的動作而已,
是不是期貨換成股票而已?

風險和報酬一直都是很難衡量出一個平衡的,
有人選擇放棄風險,有人選擇放棄報酬
也有人抓個比例想要取得平衡
先想想,上面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你在9000點時很強烈的看空後勢,你想要賺這個錢,
看空這個想法並無任何威力,要賺的到錢才有用
而且,如果事後就證明你是對的,你沒賺到這個錢,很可惜吧?!
但是如果你的看法不但是對的,你還賠錢,心裡不是更幹嗎?

我的操盤法會是這樣:
既然我是看到5000點,表示我是看空長線的趨勢,
當然我就是操長線,別懷疑,期指可以拿來操長線,而且比你想像中的還神奇
1、首先我在9000點放空一口期指,停損設在9100,所以如果我停損了就賠2萬,
潛在風險約4%,也就是說,如果第一筆停損,損失資金的4%,可以接受

2、 如果停損那就再找空點,注意,我強調過,只要我是看空的,
就算我停損我還是會再進場找機會放空;除非你發現你錯了,而更改了你看空的看法

3、 如果有利潤出現(也就是出現向下的跌勢),那表示到目前為止,我都是對的,
如同未判罪之前,都要假設被告是無罪的。同樣的,目前已經有下跌勢開始出現,
你當然得假設自己長線看空的看法是對的,故有反彈並不要急著平倉趕緊入袋為安,
反而在出現反彈時,要以現有利潤當保護去加碼再重設停利點

4、 我看空後勢而做空單,所以我的加碼操作的點當然是在反彈時,儘量不要在下跌時去加碼,
尤其是在急殺時。假設我在9000點空一口,跌到8000點預期有反彈,我也不平倉,彈到8500我再空一口,於是我的成本變成8750,我就在8700設停利,為何我要放棄現有1000點利潤去加碼?記住我現在是操長線,不要在意短期可能的波動,將眼光放遠,否則你看空到5000點的想法會白白浪費掉

5、 不斷往下跌就代表你的看空想法越來越正確,每出現反彈就該加碼去放空,
再重新計算成本調整停利點

6.重覆5

7、 就算停利後也不代表就結束了,只要你看空,你還是可以重新再進場建立部位以證實自己的看法

8、 假設真跌到5000了,你也不一定要急著獲利了結,你可以出清一半部位,
留部份部位來擴大你的獲利,因為到此你已經大賺了,獲利不會侵蝕你的成本,
大賺小賠的模式你可以去運用它,你可以大膽去提高這個可能再大賺的部份。
當然你也可以依照你自己的策略全部平倉,好好去享受渡假,將賺來的錢犒賞自己這筆操作的勝利,
讓自己輕鬆以迎戰下次的挑戰

9、仍是一句話,賺錢是天經地義的,不要有罪惡感

我將行情做個簡化,以解釋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a. 9000放空一口,停損設9100,停損賠2萬, 『- 4%』資金
b. 殺到8000,彈到8500加碼一口,平均成本8750,停利設8700,如停利,『 +4%』
c. 殺到7500,彈到8000加碼一口,平均成本8500,停利設8200,如停利,『+36%』
d. 快速跌勢展開,不加碼也不平倉
e. 殺到6000,彈到6500加碼一口,平均成本8000,停利設6700, 如停利,『+208%』
f. 殺到5000,全部平倉,4口獲利240萬,連原成本共290萬,績效『480%』

當然啦,如果行情判斷再準確一點(我此處為做說明沒考慮細節的行情),
加碼點更準確或者你精細去計算加碼的大小,報酬率會更高
注意我匡起來的績效部份,從頭到尾,所暴露的風險都很小
不斷放大部位,但是卻沒有提高風險
所以也有人撐加碼操作為複利操作法,
因為越到後面你的部位會越來越大,潛在報酬也會越來越驚人!

過去我提過,去年行情有人因為強烈看空,不斷在每個反彈點加碼放空,
他們只等獲利了結勝利果實的來到,
這是真實的故事,
一個35歲的交易老手,
去年4、5月開始建立空頭部位,投入資金120萬
今年初停利,獲利1400萬,連成本1500萬,此筆交易報酬率1100%!
他告訴我,他每筆的停損連交易成本只有1.5萬元(1.25%!)
如此可怕的風險報酬比,難怪他是大贏家!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時的行情漲跌不要去譏笑別人和你不同
多注意自己的績效吧
操作之路是漫長的,一時的績效不代表什麼
一個月的勝利在你的操作生涯中也不代表什麼
當你對盤勢有一個不錯的想法時,記得用部位去證明你的看法
不要在意某筆的輸贏,想想你真正的目標在哪

Richard Dennis所賺到的2億美金中,95%的利潤僅來自於其中5%的操作
他是怎麼辦到的?
絕不是運氣,靠的是思考、規劃、紀律與執行
很感謝這些前輩留下這麼好的經驗給我們,
就像書上說的,交易成功致富的前輩總是不吝於提膝後輩
每每看到他們的金玉良言,就讓我更加執著於我所做的事
長江後浪推前浪,各位加油吧!

從二十萬到十億~張松允的獨門投資術

•作者:張松允整理:馮志源&蔡沛恆
•定價:300元╱頁數:280頁╱

【基本資料 |元大京華期貨總經理推薦序|自序|書摘:十億元的致富傳奇|書摘:股票投資大有學問 |書摘:盤整期多看少作|書摘:億元人生因電子股而展開

★ 台灣版「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問世 ★

從散戶到期貨經理事業董事長,
期貨天王張松允透露5500倍的投資致富手法。

「人二腳、錢四腳!」投資理財不能單靠複利加乘效果;
應當著重投資操作賺錢的重力加速度,全面加快賺錢的速度,減低賠錢的速度與機率。
★跟著做★學著做★認真做
★只要習得十分之一,你也能成億萬富翁!


▼ 內容簡介

不到 20 萬元資金投入股市,搭配期貨操作,十三年後能賺多少錢?答案是,10 億元!一般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就是年僅 37 歲、有「期貨天王」之稱的張松允。

十六年前,張松允不過是個剛退伍、僅有高工學歷的小伙子,出身彰化員林農家的他卻一頭栽入股市,並以獨到的眼光,逐漸在股市累積資金的實力……後來由於張松允個人的交易量大,因此乾脆加入元富證券成為營業員(副理),並和老闆講好「不接單」,只做自己的部位,結果業界都因此知道元富有一位「不接單的超級營業員」而業務量仍常高居第一。

民國 87 年國內期貨市場成立,喜好短線衝刺的張松允,簡直如魚得水,立即轉戰期貨市場,89 年國安基金進場為新政府護盤,當時只能算中實戶的張松允大舉放空期貨與國安基金對作,結果大敗國安基金、一戰成名。

張松允優異的操盤本領聲蟄股市,更獲得元大京華證券集團總裁馬志玲賞識,而延攬其到元大京華期貨經理公司任董事長,創下期貨界客戶變老闆的先例,其致富傳奇甚至跨過海峽,不斷的在網路上流傳而聲譽大陸。

甚至在《鄭弘儀談投資致富》一書的 205 頁中也談到這個只有「員林高工」學歷的「年輕小伙子」傳奇致富故事。現在時報出版請到張松允現身說法,透過個人親撰的第一本書,公開其股市投資秘訣&操盤心得,與讀者分享他的致富經驗──

股市奇才張松允憑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及精準敏銳的觀察力,掌握每一次賺錢的機會,財富從一開始的 20 萬,16 年來,累積十餘億元的財富,投資報酬率高達 5500 倍,成功的關鍵,就是堅持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操盤紀律」,並且搭配最嚴格的資金控管,特別是股票市場瞬息萬變,期貨操作獲利虧損更是「來得快、去得快」,如果能掌握到一些必要的紀律,一定更能幫助你累積財富,創造更驚人獲利。

做股票究竟要怎麼「做」才會賺錢?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這一直是很多投資者心中的痛,做股票的基本原則很簡單,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順勢操作,行情走多就作多,行情走空就作空,結果只有二種選擇買進或賣空。看似容易,其實是需要長期累積的經驗,才能有精準敏銳的判斷力。

除了遵守操作「原則」與「紀律」之外,操作「EQ 的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細數張松允的投資之路,16 年來幾乎參與台北股市每一次的重要戰役,舉凡前財長郭婉蓉宣布課徵證所稅,連續 19 天無量跌停,股市首次上萬點,第一次美伊戰爭,台海危機,東南亞金融風暴,九二一大地震,第一次政權輪替,停建核四,九一一恐怖危機,SARS 疫情,還有今年的總統大選政治危機等,每一次的市場氣氛都是極度恐慌與悲觀,可是他都能化「危機」為「轉機」,關鍵在於克服心中恐懼,反市場操作逢低擇進持股,最後終將成為市場的大贏家。正如德國投資大師安德列•科斯拖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指出,「逆向」是成功的要素,只有少數人能成功,關鍵在於與眾不同。

此書可以讓投資者瞭解如何「少輸多贏」,啟發投資者的信心,靠「股市致富」非夢事,「觀念」決定能否致富,只要你能超越自我,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以認真的態度與穩健的方法,尊重市場,順勢而為,你就能破解散戶賠錢的魔咒,打造自己的 10 億人生。

▼ 精彩書摘

真正的投資之道,不該有過多艱澀難懂的理論基礎,也不需要去當個「線仙」,畫一堆無字天「線」,折騰自己。我的投資心法只有「順勢操作,多空皆宜,資金控管,克服心魔」這四個原則,利用股票、指數期貨及選擇權等各種金融商品的交互搭配,找尋合適時點切入。而且這四大投資心法放諸四海皆準。 


▼ 作者簡介

張松允 被譽為「期貨天王」

生日:56年
A型,摩羯座
出生地:彰化埔心
學歷:彰化員林崇實高工
嗜好:看海、看書、翻閱《易經》、打高爾夫球
第一次進場買股票:1988年
最興奮的時刻:賺得第一個一億元
目前身價:超過10億元
致勝關鍵:資金+膽識+眼光
現階段目標:45歲(民國100年)達到30億元身價
最大的心願:建立自己的團隊,與夥伴開創一份事業

經歷
77∼85年 散戶投資人
85∼87年 元富證券襄理
87∼88年 元富證券經理
88∼89年 元富證券協理
89∼90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總經理
90∼92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董事長
92∼93年5月 元大京華期貨經理事業董事長
93年6月 富邦期貨經理籌備召集人(期貨經理公司預計93年9月開幕)

得獎紀錄
☉元富「錢滾錢實戰交易」競賽 第一名,期貨交易獲利率4982.38%
☉元富「期貨三冠王」競賽 第一名
☉期貨交易所「小期兵期貨交易」競賽 第一名
☉元大京華「期貨大贏家」競賽 第一名
☉獲期交所頒發「最佳貢獻獎」以彰顯其對台灣期貨市場的卓越貢獻

▼ 書評讚譽

不到 20 萬元資金投入股市,搭配期貨操作,十三年後能賺多少錢?答案是,10 億元!一般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就是56年次、有「期貨天王」之稱的張松允。

沒有人可以否認張松允是台灣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他的操作策略,溫和地說是『順勢而為』,其實又快又狠,一見苗頭不對,就毫不戀棧地全數砍倉……操盤已到『冷血』地步。」──《工商時報》

「張松允是期貨市場上的傳奇人物。除了膽大之外,臨場判斷能力強且反應迅速……下起單來,毫不手軟。對期貨天王張松允而言,輸三億元,再賺回來就是了……」──《商業週刊》

「經歷飛彈危機、921地震、SARS與選後抗爭等,張松允抓住投資致勝祕訣,不懼暴跌撿便宜……總統大選後股市的暴跌,他克服了人性恐懼,緊握低檔良機,在這場戰役中不僅全身而退,還反手獲利。」 ──《中國時報》

「張松允是期貨業界第一名,今年以來光他一個人的接單量就高達十幾萬口,是該公司第二名的10倍多,足足佔了全台灣期貨市場1%的量……」──《新新聞》週刊

「投資理財是可以賺錢的,特別是擁有股市的專業知識,會投資的人根本不需要怕沒錢,怕失業。」 ──知名財經主持人 鄭弘儀


▼ 目錄

推薦序 贏家交易習性的重要觀摩  文╱李文興 6
自序 驚濤駭浪時,沉著以對,等待下一次的出航 9
前言 與自己競賽的事業生涯 13

第一章  十億元的致富傳奇 17
驚爆的三二○總統大選 19╱財富累積不是靠複利 22╱與股票結緣,看正新輪胎上市 24╱初嚐投資的甜美滋味 27╱空頭市場順勢作空 31╱盤整期多看少作 36╱不接單的營業員 37╱億元人生因電子股而展開 42╱見風駛舵獲利無窮 46╱進軍期貨如魚得水 48

第二章  股市教戰守則51
決斷多空 53╱遠離主力股 58╱選股側重流動性佳 61╱不見魚兒不撒網 63╱面對多頭的心態 69╱從基本面判斷飆股要件 71╱外資不再點石成金 80╱試單尋靈感、立信心 87╱精明的投資人 89

第三章  千變萬化的期權 93
未來式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95╱指數期貨與現貨要同方向操作 98╱未平倉合約判斷多空趨勢 101╱選擇權成新寵 104╱財務槓桿效果 108╱不對稱部位操作 112╱資金控管至上 113

第四章  作空獲利寶典 119
投資是為賺錢 120╱作多作空皆宜 121╱散戶的優勢 124╱景氣循環造就多空市場 126╱ETF重要性漸增 130╱空頭市場放空要領 132╱最佳空頭教材 139╱融資與融券的運用 144╱融券放空套利千變萬化 151╱軋空之後必殺多 155

第五章  情緒管理與資金控管 157
攻心為上 159/利空測試底部,利多形成頭部 163╱手中有劍似無劍 166╱面對震盪盤暫時退場 171╱資金控管重於一切 174╱危機與轉機 178

第六章  活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 181
先看懂財務報表 182╱獲得財務報表的管道 202╱技術分析僅供參考 202

第七章  張松允講股 209

〈貼近張松允〉 冷靜、果敢的投機客 文╱馮志源 241
天生的股市贏家 文╱蔡沛恆245


▼ 推薦序

贏家交易習性的重要觀摩

◎文╱李文興(元大京華期貨總經理)

台灣股票市場的生態,於台指期貨上市之後發生重大變化,外資挾其大量的現金、股票部位,及縱橫全世界現貨與期貨互動的經驗,在台指期貨市場呼風喚雨,大賺期貨的錢。雖然外資如此神通廣大,但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下旬至九十三年二月底,卻遭到國內特定勢力的痛擊,外資於此段期間幾乎把過去賺到的台指期貨財富輸光光!國安基金規模號稱五千億台幣,於八十九年八月進場護盤,但只有三個月就在現貨、期貨市場雙雙失利。國內的一般投資人於台指期貨市場,只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經驗,碰到一波大行情之後,幾乎有八○﹪的人賠錢;一○﹪剛入市場的人有賺到,但之後又把賺到的錢賠了回去,在沒有盈虧的情形下離開市場;只有另外一 ○﹪的人是台指期貨真正的贏家。綜上所述,要成為台指期貨的贏家可說不容易。

筆者認識松允兄是於八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台指期貨掛牌交易時,當時他的財富只不過是幾千萬台幣而已,但隨後松允兄不斷在台指期貨市場淘金,可說是公司內傳奇的人物。筆者負責期貨商的經營,深知號召天下贏家於一堂的重要性,故於八十八年至九十一年舉辦了四次大型的期貨實戰交易競賽。松允兄在這四場大賽中均拔得頭籌,可見其在台指期貨市場的功力。筆者是松允兄如何從幾千萬元變成一億元,從一億元變成五億元,從五億元賺到十億元的見證者。快速賺進財富,是許多人共同的夢想,但有多少人能成真呢?松允兄的實例告訴我們,只要交易觀念正確,就可創造滿意的財富。

筆者喜歡稱松允兄是天生台指期貨贏家,因其個性與期貨贏家的規律是渾然天成的。筆者於盤中只要有空,就即時觀察眾多贏家如何因應盤勢變化,當然松允兄是我長期觀摩的首要對象。不預設立場多空,一切順勢而為,賠錢跑得快,贏錢要加碼,並做好嚴格的資金控管,大功即可告成。說得簡單,但平常人要能修練成上述交易習性,可說少之又少,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俱有人性,但人性往往與上述贏家規律背道而馳。

松允兄的《從20萬到10億》新書出版之際,邀筆者為之作序。謹以此序,感謝松允兄過去六年來的支持,並祝本書之讀者能由此成功個案,修練成贏家交易習性,則功德無量矣!



自序

驚濤駭浪時,沉著以對,等待下一次的出航

◎文╱張松允

我喜歡看海,海浪一波一波滾滾而來,有如人生起伏,有漲潮有退潮。而股票市場也如大海波浪一樣有漲有跌,有時波濤洶湧,有時風平浪靜。波浪象徵大海的力量,所以在股海中若能順勢,就可順著海浪衝力,享受「衝浪」的樂趣,若硬要逆勢而為,很可能會被無情的大海所吞噬而慘遭滅頂。

股票市場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它提供了人人均等的機會,不論學歷高低、年齡大小,大家的遊戲規則都一樣,不會因為學歷高就有優勢,年紀長就佔便宜,只要你擁有資金,就有機會翻身變成大富翁。我常把資金比喻成我的「武器」,有了「武器」就可在股市裡衝鋒陷陣,既刺激又有趣,但股市處處有陷阱,若不下一點苦工,可能很快就彈盡援絕。

其實講到股票最深層的是心理面,華爾街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決定投資人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也不是各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本人。」「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要下場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個性」與「能力」,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是要攻擊還是要防守。我給上班族的建議是「等待機會」,因為一般上班族沒有時間看盤,因此最重要的便是掌握最佳出手點,像這幾年來有好幾次因非經濟因素而造成股市非理性下殺,往往就是最佳的買點,只要能夠克服恐懼的心理,反市場操作,短時間都可獲利兩成以上。

二十五歲時我自己訂定目標希望四十歲能賺到一億元,這個目標在三十歲就達成,而且更在股票的世界裡,打造了自己的十億人生。的確,靠股票致富並非絕對不可能,但那必須以很認真的態度和穩健的方法,堂堂正正地投資,並要能克服人性的弱點∣∣貪婪與恐懼。這一點也許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並從股市賺到錢的又有幾人?

時報出版公司並不是第一個邀我寫傳記和投資策略的公司,先前就有許多人向我邀稿,但我一直不肯答應著書立作,因為我擔心這樣的故事公諸於世後,會讓很多人誤以為股市、期貨的錢很好賺而競相仿效,最後卻成為市場的犧牲者。

但是這些年來,有關我的報導紛紛出現,部分報導卻過於側重我財富的迅速累積,而鮮少談到身為一個投資人應有的正確態度,如果因此誤導大眾,造成別人傾家蕩產豈不禍及無辜?

因此我決定寫下自己的投資經驗,藉此告訴廣大的散戶朋友,要靠投資股票致富是件「幾近不可能」的事。投資股票必須以極認真的態度、相當穩健的方法才有機為成為可能。從我縱身股海十六年來,我幾乎不曾鬆懈過,就是因為深知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股市沒有不敗的神話,永遠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因此勤於收集各種重要統計資料,每天詳加分析,然後從中判斷經濟可能的變化,這就是我的基本功課。尤其要對於市場各項原始的基本資料保持興趣,而不是光聽別人的分析、意見,才能成為市場的先知先覺者。即使是現在,我也是自己作國際情勢的分析和判斷,絕不仰賴他人,每天早上八點三十分就是我決斷大盤走勢的開始。

這幾年來由於市場參與者的結構改變,台股現在又有對沖基金的加入,以致對利空與利多反應常常過度,造成股市震盪激烈,散戶「上漲時過度樂觀、下跌時又極度悲觀」,因而損失慘重。雖然說成功的經驗難以複製,但我仍樂於與投資人分享我的投資心路歷程與心得,更希望投資朋友能夠藉由本書悟出自己操作的方法,不在股海中浮浮沉沉。

最後,個人有幸在波亂的股海中生存下來,也亟思回饋這塊生養我的土地,此書未來的版稅將捐贈給慈善團體。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資本家最終的使命。

▼ 書摘

第一章 十億元的致富傳奇

我的投資致富之道沒有艱澀難懂的理論,
也不需要當「線仙」,
畫一堆「線」來折磨自己,
我的投資心法很簡單,就是
「順勢操作,多空皆宜,資金控管,克服心魔」這四個原則。

「投資致富之道為何?」一直是古今中外談論不休的長青話題。我進入股票市場已經有十六年了,回顧這十六年來,台灣股市發生的每一個關鍵大事,我都有幸參與其中,舉凡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課徵證所稅、股市首次上萬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美伊戰爭、台海危機、電子股多頭時代、亞洲金融風暴、九二一大地震、第一次政黨輪替、政府宣布停建核四、國安基金護盤失敗、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SARS疫情,以及民國九十三年的總統大選政治危機、中國宏觀調控等。在這些驚濤駭浪中,我的財富從最初的二十萬元累積到現在超過十億元,這樣的財富累積過程,幾乎可算是一部台股的活歷史。

真正的投資之道,不該有過多艱澀難懂的理論基礎,也不需要去當個「線仙」,畫一堆無字天「線」,折騰自己。我的投資心法只有「順勢操作,多空皆宜,資金控管,克服心魔」這四個原則,利用股票、指數期貨及選擇權等各種金融商品的交互搭配,找尋合適時點切入。而且這四大投資心法放諸四海皆準,不論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幼,只要每個投資人真的讀通了這些觀念,一定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億元人生」。

驚爆的三二○總統大選


三月二十日晚上我打開電視,本想看看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最後開票結果,結果出乎全市場意料的是,連宋竟然以不到三萬票的差距敗給扁呂,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連宋並未放棄任何扭轉乾坤的機會,不只沒有宣布敗選認輸,還提起「選舉無效之訴」。聽到這句話,我每一條敏感的投資神經瞬間都站了起來,心想,毀了,兩顆子彈,一場政治風暴,族群的撕裂對立,一連串的政治核彈,對於選後三月二十二日開盤的台股恐怕是凶多吉少。

和四年前總統大選後的股市風暴一樣,台股選後第一天又面臨無量重挫的窘境,好幾個股民朋友無奈地和我抱怨,「連宋可以提選舉無效之訴,我們這些無辜的股民是不是也可以提出台股開盤無效之訴?」這句話道出了散戶的無奈,讓我想起ING安泰人壽的那句廣告詞:「世事難料,對人要更好。」我讀著報紙,心裡想著,投資人實在太恐慌了,其實這種不理性的殺盤,絕對是進場搶便宜的好時機,而不是追殺股票的時候!

總結新聞中的報導,還真是「駭人聽聞」,顯露出過度的恐慌:

• 外資下達減碼令,本土法人基金贖回賣壓不小,三大法人狂砍四百億元。

台股昨日自一灘死水中回覆生氣,滿手股票來不及砍倉的三大法人,昨日狂賣台股近四百億元,創史上新高紀錄。其中外資賣超近一百九十五億元,投信賣超近八十九億元,自營商更賣超近一百一十二億元。法人圈指出,三大法人「奪門而出」,總統大選所衍生的市場衝擊仍方興未艾。

• 大選擺中間,私情放一邊,親子不合、朋友反目、情侶鬧翻戲碼不斷上演……選舉情緒延燒,對立氣氛難消。

• 台股本週市值蒸發一兆四千億元,每位股民平均損失二十萬元,期貨投資人虧光本金還得追繳。

碰上這次「政治空襲」的股民,損失究竟有多慘重?台股單週跌幅超過一成,整體市值瞬間蒸發一兆四千億元,七百萬股民平均每人損失二十萬元。投機股太危險?那麼抱牢績優股吧,結果連聯電、台積電連續拉出兩根跌停,長期投資者也討不到便宜。

• 選前壓寶選後傷心,期貨投資散客慘賠,逾億資金全投入,風險未控管,三二○後股票狂跌兩天,保證金被追繳,還遭斷頭殺出,只能無語問蒼天……

總統大選的政治爭議,導致台股選後連續二日狂挫,期貨市場更面臨前所未有的跌停危機,國內某大型期貨商一名劉姓散戶向媒體爆料指出,選前看好連宋當選,壓寶近七千萬元於台期指多頭部位,選後短短兩天被期貨商無情斷頭,最後不僅血本無歸,還倒欠期貨商四千萬元,累計慘賠逾一億元,是目前市場上單一散戶選後虧損最大的案例。



看到這些報導,大部分的散戶投資人絕對是嚇得連魂都沒了。選舉的結果與台股的暴跌(參閱圖1.1),雖然和市場原本的預期落差很大,我的期貨操作也因此被追繳了兩億元以上的保證金,可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恐慌,反而像隻老鷹,積極尋覓可以出現超額利潤的機會。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要在股票市場中打滾,每個人當然都想要賺錢,想要致富,那麼就應該保持冷靜,做好資金控管,愈能冷靜,才能在這種激烈的恐慌性殺盤中逮到契機!如果只是在整個市場興奮的時候跟著激情,恐慌的時候跟著追殺,這種追漲殺跌的操作方式絕對賺不了大錢。

財富累積不是靠複利

很多理財高手談致富之道時,很喜歡引用「複利」加乘的觀念,認為只要每一年投資報酬率能達一五﹪以上,五年後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兩倍,十年後就是原來的四倍,經過每一年時間的加持,很快就能出現十倍甚或百倍的投資報酬率。我的看法和這些理財高手不同,我的觀念是,財富的累積應該是全面加快賺錢的速度,減低賠錢的速度與機率,並著重投資操作賺錢的重力加速度,而不是求一個平均投資報酬率。沒有一個投資工具或金融商品可以保證每年穩定獲利,固定的年投資報酬率大部分是建立在多頭的環境與成功的操作,諸多客觀條件缺一不可,但誰又能保證每一次的操作都沒有任何閃失呢?所以,只有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全速獲利,這樣累積財富的速度才會又快又猛。

一般的散戶之所以無法累積財富,就是「賺錢的速度太慢,賠錢的速度太快」。該衝的時候不衝,怕東怕西,而失去賺取大波段行情的機會;但是該忍的時候又沒能忍住,一味地「衝衝衝」,最後衝過了頭,尤其是九十三年的總統大選前後,散戶就像洗了好幾回三溫暖,從興奮莫名,到萬分失落,再到歡聲雷動,一個月當中來回的震盪幅度就超過一千點,可是大部分散戶投資人的荷包並沒有因此增加,只有跟著縮水的份。

財富累積靠自己

有人問我現在的身價有多少?從一開始僅有的二十萬元,經過十多年的來回打轉,掌握每一次賺錢的機會,十六年來,總共累積了超過十億元的資產,投資報酬率高達五千五百倍。這個數字看起來嚇人,可是我想強調的並不是數字的變化,而是要讓投資人知道,任何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我從來沒有向父母親伸手要求過一分一毫,每一分財富都是靠自己一點一滴掙來的,我和其他散戶朋友一樣,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只有一顆對數字敏銳的頭腦,加上比一般人更為堅守紀律,並且搭配嚴格的資金控管,把賺錢的速度加快,賠錢的速度降低,久而久之,財富就這樣累積出來了。

與股票結緣,看正新輪胎上市

談到與股票結緣,還真的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我是彰化鄉下土生土長的小孩,在投資風氣尚未普及的年代,連什麼是「股票」都不懂,當兵出社會之前,從來也沒想過會進入投資股票這個行業。民國七十六年,因為正新輪胎(2105)以每股四十元掛牌上市,正新的公司就在我家附近,很多鄰居朋友也都在這家公司上班,所以正新的掛牌上市,在家鄉就自然而然演變成一樁大事,當時還是個大頭兵的我也忍不住關心起來。

正新上市之後,我看著它的股價在黑板上每天被「紅框框」包圍起來,沒多久就攻上五十元,再過一個禮拜,變成六十元,一個月左右不到的時間,只要擁有一張正新股票,就能「平白無故」地多賺了兩萬元,這個數目可是當時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哩。那時我心想著,「天底下哪有這麼好康的事情?」但它真的發生了,於是我開始想像要是能把二十萬元的存款換成正新股票,那該有多好。

不只是正新,後來我也注意到很多股票掛牌之後,都莫明其妙地漲了好幾倍。這個現象燃起了我全身每一寸細胞和每一根交感神經的熱情,股票市場真的是一個迷人的所在,「投資一個月可以抵半年薪水」,這種致命的吸引力實在太刺激了。後來只要軍中一放假,我就會北上台北,直接到館前路附近的券商去體驗股票的神奇與熱情。

興沖沖跑去開戶,卻被拒絕

民國七十七年之前,全台灣大概只有二十多家證券商,個人擁有一個股票交易帳戶可說是尊貴的象徵,要是沒有門路,沒有熟人介紹,想要開戶還真的難如登天,不像現在這麼普遍。民國七十七年八月,我找了一天休假的空檔,身上揹著二十萬元的現金,興沖沖地跑到台北市館前路的仁信證券開戶,一踏進仁信證券,居然因為沒有介紹人,被狠狠地拒絕辦理開戶。趁興而來卻敗興而歸,連開戶都被拒絕,我心裡當然是相當難過,後來隔了兩三個月,一天下午,我看到重慶南路上的永霖證券(日盛證券前身)門口堆滿花圈、花籃,大門上貼著「投資講座,歡迎入內」的宣傳告示,敏感的我立刻被吸引進去。才剛走進大廳,就有一位服務小姐親切地詢問我要不要開戶。「我沒有介紹人耶!」我很老實地回答她,沒想到她竟然說,「沒問題,我可以當你的介紹人啊!」當時的她就好像一個天使一樣,拯救了在投資路上一度沮喪的我,幫助我開了人生第一個證券戶,開始漫漫的投資生涯。

▼ 書摘

股票投資大有學問

我那時雖然才剛滿二十一歲,除了當兵、打工,根本沒有任何正式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但或許是我的工科背景,讓我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數字觀念,閃過腦海的每一檔股票價位、漲跌幅、K線圖,樣樣都難不倒我,然而親自下海買股票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第一次買股票時,我買了大同、聲寶這些股票,買進後股價卻不動如山,和我預期的不一樣,我不禁納悶地問自己,「怎麼自己買的股票都不動?別人的倒是猛漲?」我後來才知道,股票投資可是大有學問,不只要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也都要能了解才行,所以我便下定決心要埋頭苦讀作功課,從產業的上下游、同類股的比較、國際股市的連動,到市場脈動的掌握,練就了一些功夫後,買股票才慢慢開始有了對的感覺,很快就能得心應手。

初生之犢不畏虎

金融股是民國七十年代最熱門的族群,當時的國泰人壽、中華開發、三商銀,檔檔都是三位數的驚人股價,國壽曾創下一千九百七十五元的駭人天價,開發金也有一千零七十五元,讓很多投資人都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民國七十七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要課徵證所稅,我看著台股連續無量下跌二十一天,一直到五千六百點才止跌。現在回憶起來,也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我那時並沒有特別害怕或悲觀的感覺,反而認為是絕佳的進場時點,就好像百貨公司跳樓大拍賣的時候,正好可以大肆採購一番。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儘管想投資卻沒有本錢,於是我鼓起勇氣,開口向老爸借錢要買股票,老人家聽完之後,當面斥責:「不行,買什麼股票?什麼不學去學人搏ㄍㄧˋㄠ?少年家,還是去做幾掛正當ㄟ代誌。」

初嚐投資的甜美滋味

被老爸斷了買股票的念頭後,只能自力救濟了。可是當大頭兵的時候,不可能抽出時間天天看盤,一直到民國七十八年初正式退伍,為了專心賺錢,我下定決心要做個全職的投資人,除了每天三個小時看著股海翻騰,在號子裡殺進殺出之外,十二點收盤後,我還會去旁聽投資講座,後來聽到幾個分析師介紹光寶時,說這家公司生產計算機,前景一片光明,業績好到不行……當時不太了解是真的還是假的,可是我看光寶股價不貴,每股也才二十幾塊錢而已,於是就毅然決然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買了十張光寶股票。

買了光寶以後,當時因為要回彰化老家幫忙處理一些事情,前前後後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去觀察它的股價走勢,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哇!我的光寶已經漲到快四十塊錢了,不到兩個月就賺了一倍耶!心中只有一個爽字了得。」當時一個剛退伍的年輕小夥子,每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多元,可是我只是買了一檔股票,兩個多月就賺了人家一年的薪水,我心想,要是我的本金再厚實一點,再多買一點股票,那麼投資報酬不是很嚇人?這是我第一次投資股票大賺的經驗,也是我第一次嚐到投資股票的甜美滋味。

殺進殺出,抓龜走鱉

無緣無故賺了二十萬元,雖然讓我暗自竊喜,不過太早成功對我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滿腦子只想要仿照光寶模式,希望黑板上每一檔股票都能大漲個好幾倍,常常沒作基本面研究就殺進殺出。結果大盤在七十八年初一路從四千多點漲到八千多點,可是我的錢最後還是維持在四十萬元,儘管指數漲了一倍,我的財富卻連一丁點也沒增加,我發現這種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是無法累積財富的,於是我深刻反省,決定要徹底改正這種錯誤的投資策略。

我反省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進出過於頻繁,錯失波段行情。買這個也好,買那個也好的菜籃族心理,往往讓火力不夠集中,不僅常常三心二意,殺進殺出的結果,無形中還因此墊高交易成本,真的買到好股票的時候,往往也沒耐心抱住賺足波段,是標準的「抓龜走鱉」。有一次,一個朋友說要請客作東,因為我推薦給他的股票大漲,讓他賺了大錢,他也同時向我道賀,而我卻只有苦笑的份。因為頻繁換股的結果,讓我抱不住好股票,結果人家賺大錢,我只能在旁捶心肝,而且賺的都是小錢,拿來繳交易稅都還不太夠。

挑龍頭指標股就對了

除了換股過於頻繁之外,另一個大毛病,就是沒選龍頭指標股,反而選了次等的補漲股。我當時有個錯誤的心態,認為龍頭股起漲了,在不追高的原則下,應該去挑其他同類型的股票,才有補漲的機會。可是這個觀念是徹頭徹尾的錯了,因為同類型的補漲股雖然會跟著龍頭股動,但是龍頭股不漲的時候,補漲股往往也漲不到哪裡去,只要行情一回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補漲股一定會領先回跌,這種漲沒份、跌卻有份的股票,不是真正能讓你賺大錢的股票。所以我後來明白,「買股票一定要買最強的龍頭股,絕對不要買落後補漲股」。以金融股為例,現在就要買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不要去挑東企那些補漲股,面板股當然是友達、奇美電,DRAM股就以力晶為上上選。

於是我要求自己縮小投資標的,留倉的股票最多不超過五檔,不要想買青菜又買蘿蔔,而且一定只挑最強的指標股。一轉換投資心態之後,果然真的開始賺錢了,後來指數一路由八千點攻上一萬兩千點(參閱圖1.2),我的財富也從四十萬元成長到一百萬元。

空頭市場順勢作空

財富累積到百萬身價的那個時期,是我操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水嶺,因為我觀察到盤面的氣氛不太對勁,以前大飆特飆的股票都漲不動了,盤面上漲的,都是一些沒沒無聞的投機股。而大部分的股票要不是開高走低,就是無緣無故大跌,和以前怎麼買怎麼賺的時候出現極明顯的落差,這時我才真正體認到,空頭市場來了。

多頭市場往上作多容易賺錢,而空頭市場理論上當然要往下作空,才能賺得到錢,可是說得容易,作起來可是相當不簡單,因為作多作習慣了,要和經驗法則違背,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開始我也是膽顫心驚,很多人還跟我力勸說,「人家都買漲,就你看壞,什麼不好作,偏偏要作空,要是股票因為被你放空而跌了,你的罪過豈不是很大?」這些話聽起來很沈重,但我認為,趨勢的力量是不可違逆的,市場趨勢往下,逆勢作多豈不是螳臂擋車?買股票哪有只管漲不管跌的,而且觀察過去台股的歷史走勢,台股於民國六十六年漲到八百多點,又回跌至四百多點,七十六年也從四千多點回跌到兩千多點,每一次多頭行情之後,一定是伴隨著空頭行情而來,因此只有順勢操作才是正確的操作方式。

空頭市場來臨之後,很多股票跌的速度比漲的速度還嚇人。市場經驗告訴我們,股票下跌的速度往往大於上漲的速度,原因是恐懼造成恐慌性反應,很多股票好不容易漲了二、三個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部跌光光了。我第一檔作空的股票是食品股的大成(1210),當時大成股價還有一百多元,一直跌到三十多元才陸續回補(參閱圖1.3)。短短一年的時間,我還陸陸續續順著趨勢作空不少股票,民國七十九年底的時候,我的財富從一百萬元再增加到三百萬元,這些都是拜空頭市場所賜。

貪婪的夢魘

操作一路坦順的我,不知不覺卻開始陷入一個充滿危殆的陷阱。被歸類為輪胎股的泰豐,工廠位在中壢的高速公路交流道與縱貫路上,地段交通十分便利,土地面積又高達五萬七千九百五十三坪。由於泰豐逐年將生產線移往大陸,國內實際所需要的廠房面積不大,加上政府鼓勵土地開發,泰豐的資產想像題材油然而生。

泰豐持有土地成本不到三億五千萬元,當時市場吹噓,若開發為休閒餐飲、電影院、運動俱樂部及購物中心等多功能生活商業廣場來計算,完全開發的潛在獲利就高達一百億元以上。這對股本僅有二十六億元的泰豐而言,每年一股配一股,連續發放好幾年都還有剩,哪裡去找本益比這麼低的股票?而且當時泰豐的籌碼已被主力盯上,想必又是一連串的飆漲。就在這種貪婪的心態下,經驗不足的我便忍不住跳下去買了泰豐,想不到這卻是一場夢魘的開始。

持有泰豐以後,泰豐股價並沒有如我想像的出現大幅飆漲,反而開始無量跌停。心中第一個疑問是:「奈ㄟ安呢?」接下來就是從一連串的疑問轉為恐懼,因為我發現即使想掛跌停砍掉,都還砍不掉。當時是融資買進的,每天開盤前就掛賣單,無奈成交張數都是個位數,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股票被鎖死賣不出去。這是我第一次在股票市場感到恐懼,每天都是茶不思,飯不想,「到底什麼時候才賣得掉啊!」真的欲哭無淚……

連續跌了將近十根跌停,好不容易才把泰豐賣掉,帳面上的虧損卻已經超過一百萬元。後來泰豐出現反彈,我也毫不客氣地反向放空泰豐,雖然獲利幅度不大,卻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直到現在,有時回想起來,身上的每個毛細孔都會不由自緊縮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從此我下定決心再也不碰主力股,面對利空,也逐漸能夠克服心中恐懼,在每一次的利空中都能臨危不亂。

▼ 書摘

美伊戰爭後,利空出盡重新翻多

西元一九九○年(民國七十九年)八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當時股市極度恐慌,一度還跌到只剩兩千多點,我也依照判斷一路作空(參閱圖 1.4)。美國於一九九一年初率各國聯軍攻打伊拉克,美伊戰爭爆發之後,台股當天開盤也出現暴跌,很多股票都出現跌停;可是沒多久,指標股陸續敲開跌停,我心想,市場消息這麼空,但黑板上的反應卻不是這樣,大盤利空不跌,很有可能是落底的跡象。於是我當下先回補空單,反手作多,沒想到尾盤真的很多股票都開低走高,全面大漲。後來黃金價格也從每盎司四百多美元一路重挫,代表避險的黃金價格走軟,顯示發生世界大戰的機率降低了,既然市場潛在利空消失了,當然只有偏多的道理。我的財富也在這段時間出現倍數的驚人成長,短短一年的時間由三百萬元大幅成長到一千萬元。

坦白說,學會作空之後,的確比較能感受到市場的真正脈動。我認為操作一定要靈活,絕對不能像殭屍一樣死板板的,很多投資人都把「投資」想得太複雜,其實投資就是買和賣兩種動作而已,作多容易賺錢,就一直作多,作多不容易賺錢,反而容易賠錢的時候,就要反過來作空。只要你尊重市場,順勢操作,最後一定是錢追著你跑,而不是你追著錢跑。

盤整期多看少作

美國攻打伊拉克後,雖然出現一波急漲行情,不過後來台股於民國八十一年到八十六年間,出現過去極罕見的「雞肋行情」,食知無味,棄之可惜,陷入極長一段時間的大盤整。在作多也不是,作空也不是的尷尬情況下,我選擇退出觀望,只有少部分的資金在市場來回操作,重新等待進場的機會。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多看少作,但是在正確的操作觀念引導下,我的財富在這五年間也從一千萬元成長到三千萬元。

莎呦娜啦,融資

財富累積到三千萬元之後,因為投資部位變得比較大,所以我在投資策略上作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不再融資買進股票,以降低投資風險。為什麼要放棄融資買股票呢?這樣不是會降低賺錢的速度嗎?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我的觀念是,剛開始因為投入的本金很少,累積資本是最辛苦的,因此可透過融資來進行操作;可是累積資本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能不顧慮到風險的問題。比方說,我的財富累積到三千萬元時,三千萬元和六千萬元都是千萬級的,二者差別感覺並不大,可是三千萬元和零的感覺可就差很多了,為了避免因為操作失誤所帶來的風險,所以我買股票開始用現股買進,而不再使用融資。

不接單的營業員

當了好幾年的散戶投資人之後,民國八十六年我剛滿三十歲,有一天晚上我作夢,夢裡兒子問我說:「爸爸,你在哪裡上班?你的工作是什麼?老師要我們寫作文『我的爸爸』。」我突然驚覺到還真的沒辦法回答!總不能跟小孩子說「我是在做股票的」吧!為了給家裡一個交待,於是我正式加入元富證券擔任營業員,這算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正當」的工作,至少以後我還拿得出名片,對我的孩子說:「爸爸是元富證券的襄理喔。」

當營業員除了給家裡一個交待之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能「即時下單」。因為在電子股剛剛崛起、風起雲湧的時期,很多投資人一大早趕到號子就是要排隊下單買電子股,我若是擠在一票散戶中下單,常買或賣不到我想要的股票與價位,可是在殺進殺出的過程中,時機(Timing)的掌握很重要,只有在第一時間領先別人買進或賣出股票,才能卡到最佳的戰略位置,獲利才會比別人多,損失才會比別人少。而下單想要領先市場,就只有當營業員一途,這樣不僅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搶單,還能參與公司會議,訊息比較多,也能直接感受到市場丟什麼單、進什麼貨,盤後更可以看到大戶的報表,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的事。

擔任證券營業員之前,我只是個散戶投資人,早盤八點半就定位,十二點收盤就離開了,生活過得比較簡單,朋友也不多。而且坦白說,只單純做一個全職的投資人和每天提著菜籃去號子的歐巴桑好像沒什麼兩樣,感覺總是怪怪的。可是營業員不同,不僅同時可以保有投資人的角色,又能兼負證券公司員工的角色,「感覺更專業」。但我加入元富證券當營業員時,一開始就和老闆達成協議,我是「不接單」的,聽來好像很怪,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的部位不小,無暇兼顧其他散戶的下單,而且我自己操作的部位也足以支持所需的業績了。後來有一票慕名而來的散戶指定找我下單,我礙於分身乏術都一一婉拒,久而久之大家就習以為常,業界也都知道元富有一個「不接單的營業員」。

當了營業員之後,才知道散戶真的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曾經有一個阿伯抱著一堆鈔票來到營業大廳,開門見山就說要買股票,問他:「要買哪一支?」他只說:「我要買被紅框框框起來的股票。」還有的投資人不知道股票名稱,就指定黑板上第幾排第幾列的股票,下單方式都是土法煉鋼。

可能是因為我的操作方式獲利表現還不錯,在不接其他散戶單的情況下,一天的總成交量就有兩、三千萬元,業績直衝分公司第一,不久後又衝上全元富的第一。許多投資人開始好奇,每天都想打探我下了什麼單?而我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大方地直接告訴他們我的投資組合,並且鼓勵他們一起來跟單。也許真的是「越誠實的話越沒有人願意相信」,像華碩、鴻海這些真正的飆股反而沒有什麼人跟單。

「汰弱留強」提升績效

每當投資人問我該買什麼股票、台股後市如何時,我都據實以告,但時間久了,老實說還真的滿傷腦筋的,為了避免困擾,我乾脆公布我的私人帳號,讓任何有興趣的投資人打開電腦就可以直接看到我的操作明細。可是當我開誠布公之後,投資人好像還是「問心酸」的,真的和我一起下單的並不多,大多數投資人還是挑自己喜歡的或是低價的股票進場,而湊巧的是,他們買的通常就是我小賠的股票。

有時候想想,投資這件事必須有一貫的想法及邏輯,而且要一以貫之。曾經有位投顧界的朋友透過管道指名要跟我的單,我一口答應,但他跟了幾天后發現我也是會虧損的,間接等於告訴大家,「我是人,不是神,也會有做錯看錯的時候」。於是他的投資策略竟然一百八十度完全大轉變,開始和我對作起來,剛開始時,他還真的看對了好幾次,可是就在一次「大戰役」中,我大賺離場,他則是重傷出場。

跟了我的單卻賺不到錢,是大部分投資人最納悶的事,不過這當中的關鍵,主要還是因為我的交易策略很靈活,交易標的廣泛,交易頻率也很密集,有時候一個早上三小時的交易金額就是上億元,檔數更可能有十多種到數十種之多。但我嚴設停損,一不對勁就出場,可能賠錢的個股很多,但每檔都是小賠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而少數幾檔個股是賺了好幾成以上的,因此加總下來,整體績效還是很好。

曾經有位投資朋友幫我試算每一百檔股票中賺錢與賠錢的比例,結果是五六:四四,也就是五十六檔賠錢,四十四檔賺錢,可見我的看法並不全然正確,但是只要是賠錢或看錯的股票,當天收盤前我會儘量全部停損,只保留看對的部位,也就是「汰弱留強」。相反的,一般散戶投資人總是賣掉最賺錢的股票,把套牢的股票留著,結果就是惡性循環,投資績效也愈搞愈差。這便是重要的差異所在。

投資擂台結識同好

為了刺激交投與券商業務,過去不少券商會設計一些投資競賽,吸引投資人參賽來打響公司知名度。民國八十六年我在元富證券擔任業務襄理任內,參加公司主辦的投資競賽,第一次參賽就得了冠軍,除了獎金的直接鼓勵之外,最大的收穫還是建立投資信心。

前前後後我一共參加了四次券商主辦的投資競賽,除了其中一次是第二名外,其他幾次都是冠軍,單是投資競賽的獎金就賺了一千萬元以上。而且強中自有強中手,在幾次的投資競賽中,我也結識了很多真正的市場好手。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我發現這些高手的基本操作態度和心理建設都差不多,大家「互相漏氣求進步」,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操作技能就更爐火純青了。

後來券商舉辦投資競賽的次數明顯減少許多,寧願改在下單的手續費上作文章。可能是因為券商發現獲勝的人總是那幾個熟面孔,再加上金控整併與空頭市場來臨,如今少了獲取這些「外快」和與高手相互切磋的機會,心中不免還是有些惆悵。



▼ 書摘

億元人生因電子股而展開

擔任元富證券營業員期間,是我另一個人生的重要轉捩點,因為拜電子股多頭行情之賜,短短一年多,我的財富從原本的三千萬元一舉衝上一億元,成就我人生中第一個「億元人生」。台股也因此出現一波多頭漲勢,一度還攻到萬點大關,只是主流類股不再是過去的金融股,電子股正式堂而皇之地取代了金融股的地位。

當時的電子股到底有多熱?以華碩(2357)為例(參閱第二章圖2.8),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以一百一十五元上市後,挾著主機板產業為華碩帶來的高獲利與光明前景,華碩甫一掛牌就展開連漲十多根停板的蜜月行情,中途連開都沒開,一直攻上三百元後,漲停板才真正打開。而外資在評估之後,認為華碩潛力十足,也開始大幅加碼,於是華碩除完權後再次啟動二次蜜月行情,一路攻上八十六年年中的八百九十元。而且華碩當年還配發高達十五元股利,不到半年,華碩再度攻上七百八十元。不只華碩,當時每一檔電子股都很熱,而且只要除權就一定填權,多頭行情非常的熱,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因為「電子股」累積了可觀的財富。

民國八十六年到八十七年間,電子股異軍突起,檔檔股價都超越過去動輒千百元股價的金融股,讓很多傳統投資人無法接受。除了華碩之外,鴻海於八十六年五月底,股價站上一百七十元(參閱圖1.5),正式超越金融股龍頭國泰人壽,很多投資人就批評,「鴻海才沒幾間工廠,股價漲到幾百塊,笑死人」。大部分投資人都不明白鴻海憑什麼漲得比國泰人壽還高,而忽略了電子產業蓬勃發展的多頭趨勢,但是後來每一檔電子股股價幾乎都超越國泰人壽,就連最低價的大眾電腦(2319),股價都逼近國泰人壽。電子股的市場認同度遠遠高過金融股,當時市場的投資觀念正式出現一場「工業革命」,而我的選股哲學也隨之大為轉變。

不要說是一般營業大廳散戶,就連同一個營業大廳的同事營業員,也不太能認同我的選股哲學,在他們的觀念中,電子股只是擁有破舊廠房的接單「貿易商」,沒有土地、資產,更沒有產業前景,要超越金融股實在沒有道理。經常在營業大廳聽到同事相互咒罵好幾檔飆得很兇的電子股,「鴻海也能比國壽高?」、「大眾電腦股價也能破百元?」……

很多散戶朋友因為過去傳統的印象,沒有辦法接受電子股超越金融股的事實,可是話說回來,所有個股都是從基本面的獲利角度評估,獲利高,產業前景自然就好,沒有捨棄投資的道理。市場沒有永遠的明星,股價會說明一切,投資人要是能愈早接受電子取代金融的新觀念,愈能提早賺到大錢。所以從民國八十六年開始的那一波電子大行情,跟上的人就是富貴逼人,沒跟上的也只能大嘆時不我予,可是後來這些「鐵齒」的人開始進場買進電子股的時候,台股已經登上萬點,開始進行反轉,這又是一般散戶無法擺脫的宿命。

說得更白一點,投資選股不該有既定立場,只要是會賺錢的股票,就是好股票。投資人來這個市場,就是要賺錢,什麼股票能賺錢,就應該積極擁抱,至於該抱金融、電子,還是傳產,都不重要。就像鄧小平說的貓論一樣,管牠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是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都不要預設立場,預設立場只會妨礙投資的視野。

衣錦還鄉

我並不是一個很重視物質享受的人,三十歲以前,我都是還是坐公車上下班,賺到人生中第一個一億元之後,才決定買一台賓士車來犒賞自己。有一次開著新買的賓士車回彰化鄉下家中,我西裝筆挺,打開車門時,一腳爆亮的皮鞋踩在老家院子的地板上,鏗鏘有聲,我記得老爸老媽都嚇壞了,還以為是哪個角頭老大來了。當他們知道我的成就之後,也覺得與有榮焉,雖然有些鄰居說我臭屁,但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本事。

後來我在家鄉買了塊土地,翻新老家祖厝,這是我第一次拿出賺來的錢幫忙家裡,改善家中的生活條件。雖然好像有點俗氣,但賺錢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嗎?所以我鼓勵所有的投資人,正確的投資操作觀念不僅能增加財富,對於生活品質的提升,更是最切身的效益。

見風駛舵獲利無窮

民國八十六年到八十八年,是台股流年不利的一段時期,幾乎每一年都會出「大代誌」。八十六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大舉襲捲泰國、香港等地股匯市,台股一下子爆出數十檔地雷股;八十七年的兩國論,台股漲上八千點後又被政治風暴打到五千四百多點;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台灣經濟神經中樞,內需股和金融股受傷慘重,鋼鐵、營建及金融股,檔檔幾乎都跌到骨頭裡面,電子股因為以外銷為主,影響程度反而較小。儘管這段時間震盪幅度很大,但只要選對了股票,還是能有很好的投資報酬。

空頭之後大多頭再啟

連續三年的大空頭市場之後,充滿不確定變數的千禧年,卻成為台股另一波大多頭的開始,特別是九二一大地震後,台股跌到七千四百一十五點,我逢低承接不少股票,像是網路股的精業,IC設計的威盛,被動元件的華新科、國巨,這些股票之後都大漲特漲。這波大行情像極了民國八十六年的電子股多頭行情,台股飆上萬點大關,我則是一路順著多頭趨勢大買股票作多。當年的總統大選雖然一度讓行情快速降溫,台灣出現前所未有的政黨輪替,也讓全台陷入恐慌,但是多頭格局並未因為單一的政治事件而終結,台股選後很快又重回萬點以上,我的財富再從一億元提升到了四億元。

恐怖攻擊擊倒全球股市

台股飆上一萬兩千點之後,全市場一片樂觀,甚至還有外資券商發表研究報告,喊出一萬五千點的天價,可是當時美股已經走軟,日股也開始回檔,全球股市只有台股逆勢挺在萬點之上。行情過熱的結果,果然在全市場最樂觀的時候出現逆轉,台股開始一路崩跌,中間陸續有國安基金護盤失敗及政府宣布停建核四等利空,湊巧的是,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從一萬兩千點殺到七千多點,那斯達克(NASDAQ)指數更從五千點跌到一千多點,美國還發生舉世驚措不已的九一一恐怖攻擊,兩架飛機不只撞倒了紐約世貿大樓,還撞倒全球一「脫拉庫」股市,台股一舉跌到三千四百一十一點的歷史低點。

空頭市場再度出現,站在順勢操作的基本原則,我當然是不客氣地全面放空,特別是看了除權指標股精業除權行情失靈後,更堅定我趨勢向下的看法。於是我出脫手中所有個股,反向找了威盛、中環、錸德等指標股放空,結果我的財富在這段時間,不但沒有受到空頭市場洗禮,八十九年還從三億元一舉衝上五億元大關。

進軍期貨如魚得水

台灣政府於民國八十七年正式開放指數期貨交易。由於指數期貨單純抓趨勢,多空行情皆宜,以及以保證金進行高槓桿操作的特性,很適合喜歡短線進出的我,所以除了股票之外,我也開始搭配指數期貨擴大獲利來源。而當選擇權問市之後,多重的交易搭配更讓我的整個操作策略愈發靈活。

選擇權有買權,也有賣權,不僅可單方買進或賣出,作多作空都可以賺到大錢,即使行情不上不下,盤整待變時,也可利用買賣權作交叉組合,風險更能獲得充分控管。台股於民國九十一年從四千零四十四點攻上六千四百八十四點高點之後,由於景氣不如外界預期,股市又開始翻空,在美伊戰爭及SARS侵襲下,台股陷入冰點,不過這段時間我還是利用靈活的操作策略交互運用,而使財富在九十二年底正式站穩十億元大關。

歷經多年的大空頭市場後,台股從民國九十二年第二季以降,由於全球產業結構歷經大幅度的調整,市場供需狀況丕變,台股重新步入另一個大多頭行情,多頭氣氛熱絡,指數不斷上攻,成交量也大幅放大至兩千億元以上;我也積極建立多頭部位,買進金融、證券、面板、DRAM等四大主流股。期貨部分也從六千六百點一路買進,選擇權也賣出逾萬口的六千五百點、六千六百點賣權,後來指數一舉衝上七千點,九十三年總統大選前一個月的投資報酬不可小覷。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的【十戒】

1.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2.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3.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4.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5.不要不做決定
6.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7.不要再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8.不要只想到獲利就賣掉股票
9.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10.獲利時,不要過分的自負!

吉姆•羅傑斯:我不投資台灣股市,因為台灣是瘋子!

吉姆•羅傑斯:我不投資台灣股市,因為台灣是瘋子!

全球最成功的避險基金之一「量子基金」創辦人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昨(8)日說,人們其實十分畏懼投資台灣或是台北股市,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crazy thing)。而他的投資哲學就是三不: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品、不要聽分析師的話、不要存著賭博的心看待股市。

羅傑斯昨天抵台訪問,這位被譽為華爾街金童的投資趨勢專家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強大勢力,他不懂為何兩岸要讓政治因素凌駕合作機會。

面對中國大陸宏觀調控,他說:「我還在等待中國市場的最佳時機,要等利空完全出籠。」他並認為,中國大陸經濟並不會成功地「軟著陸」(平穩地由過熱趨緩和),因為歷史中沒有軟著陸的成功經驗。面對高油價的恐懼及不安,羅傑斯說台灣安啦。

以下是羅傑斯接受記者專訪摘要:

問:你如此看好中國大陸在未來20年的發展潛力,如何看待台灣在大中華地區扮演的角色?

答:每次我在台灣停留時間都不夠長,但是台灣過去50年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人,卻創造出1,250億美元外匯存底,是現代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若是隨著大陸與台灣的市場更開放,兩岸的企業將會更繁榮發展,貿易擴張讓兩地都受惠。依我的看法,我認為台灣擁有資金及經驗,大陸沒有;大陸擁有市場,台灣沒有。兩方如果能合作,將會成為世界難敵的強大勢力。

但是我不懂,為什麼有些時候,政治的因素永遠凌駕這些。為什麼?就像美國政府執意要參與的戰爭。台灣和大陸明明可以合作,如果認為封閉市場就可以獨善其身,那就是還沒看夠歷史的教訓。抗拒變化就是抗拒不可避免的命運。

問:你認為未來十年,亞洲兩大城市是上海和新加坡,為什麼不是台北?

答:人們其實十分畏懼投資台灣或是台北股市,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crazy thing)。台灣比新加坡大,產業實力也具國際競爭力。但因為無法預期未來會有什麼事,還會不會有更大的利空出現,但是我認為政治的影響比台灣的地震對市場的影響還恐怖。

問:大陸的宏觀調控,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大陸市場的熱情?

答:中國政府希望改變經濟過熱的形勢,才會想藉由控制,懲罰一些投機者。投資者應要多聽聽中國政府的話,因為他們不會撒謊。但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濟體可以軟著陸成功,大陸過去試了兩次都失敗,這一次也不會成功,整個亞洲還會面臨更大的影響。

對我而言,還在等待中國市場的最佳時機,就是要等這些利空全部出籠。買在市場絕望時,這就是我的投資哲學。

問:你一直強調強大的經濟體,貨幣應要可以自由兌換,大陸並不符合你的論調?
答:人民幣絕對不會維持固定匯率,中國人民銀行勢將讓人民幣浮動。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他怎麼可能在匯率上採取封鎖?中國外匯管制和貿易限制如果不改變,就會帶來大蕭條。這也是我所見中國市場還未完成開發的部分。這一點,人民銀行中有人了解的。

問:現在進入高油價及利率調升的時代,大中華地區的企業難道不會遇到難題嗎?
答:1970年,世界面臨極差的經濟環境,油價同樣飆高,日本及德國依然存活下來,特別是沒有原油的日本,一躍而起,成為最富裕的國家。不要擔心,大陸(包括台灣)不會有問題的,優勢不會消失。

問:美國的經濟又會有什麼影響?

答:未來美元及美國經濟的表現都會很困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衰落對世界經濟應該不是好事情,葛林斯班那個笨蛋難辭其咎。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外債已高達8兆美元,並且還以每23個月1兆美元的速度增長。美元已沒有前景。

問:你個人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答:我的投資哲學就是三不,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品,不要聽分析師的話,不要存著賭博的心看待股市。就像亞洲的科技產業十分具有競爭力。

「鱷魚原則」--最偉大的交易員交易法則

  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員有一個有用且簡單的交易法則——「鱷魚原則」。該法則源於鱷魚的吞噬方式:獵物越試圖掙扎,鱷魚的收穫越多。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臂試圖掙脫腳,則它的嘴巴便會同時咬你的腳與手臂。你越掙扎,便陷得越深。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務必記住:你惟一的生存機會便是犧牲一隻腳。若以期貨市場的語言表達,這項原則就是:當你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時,立即了結出場!不可再找藉口、理由或有所期待,趕緊離場!

  停損的必要性

  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是市場最根本的特徵,這是市場存在的基礎,也是交易中風險產生的原因,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特徵。交易中永遠沒有確定性,所有的分析預測僅僅是一種可能性,根據這種可能性而進行的交易自然是不確定的,不確定的行為必須得有措施來控制其風險的擴大,停損就這樣產生了。

  停損是人類在交易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並非刻意製作,是投資者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反應,市場的不確定性造就了停損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功的投資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交易方式,但停損卻是保障他們獲取成功的共同特徵。世界投資大師索羅斯說過,投資本身沒有風險,失控的投資才有風險。學會停損,千萬別和虧損談戀愛。停損遠比盈利重要,因為任何時候保本都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建立合理的停損原則相當有效,謹慎的停損原則的核心在於不讓虧損持續擴大。
為什麼停損如此之難

  明白停損的意義固然重要,然而,這並非最終的結果。事實上,投資者設置了停損而沒有執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市場上,被掃地出門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停損為何如此艱難?

原因有三:

其一,僥倖的心理作祟。某些投資者儘管也知道趨勢上已經破位,但由於過於猶豫,總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導致自己錯過停損的大好時機;
其二,價格頻繁的波動會讓投資者猶豫不決,經常性錯誤的停損會給投資者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從而動搖投資者下次停損的決心;其三,執行停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個血淋淋的過程,是對人性弱點的挑戰和考驗。

  事實上,每次交易我們都無法確定是正確狀態還是錯誤狀態,即便盈利了,我們也難以決定是立即出場還是持有觀望,更何況是處於被套狀態下。人性追求貪婪的本能會使每一位投資者不願意少贏幾個點,更不願意多虧幾個點。

程式化停損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當價格到達停損位時,有的投資者錯失方寸,患得患失,停損位置一改再改;有的投資者臨時變卦,逆勢加倉,企圖孤注一擲,以挽回損失;有的投資者在虧損擴大之後,乾脆採取「鴕鳥」政策,聽之任之。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筆者以為可以採取程式化的停損策略。

  國際上大的期貨交易所通常都會提供停損指令。交易者可以預先設定一個價位,當市場價格達到這個價位時,停損指令立即自動生效。而國內期貨交易所目前還沒有停損指令,但可以借助先進的期貨交易工具,這是目前幫助投資者嚴格執行停損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有的交易系統可以提供市價停損和限價停損兩種停損指令。市價停損是指市場價格一觸及到預設的停損價位,立刻以市價發送停損委託;限價停損則是在市場價格一觸及到預設的停損價位時以限價發送委託。市價停損指令能確保停損成功,而限價停損指令則可以避免在價格不連續時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兩者各有利弊。通常,在成交活躍的品種上使用市價停損指令,而在成交不活躍的品種上使用限價停損指令。

  這種交易系統有助於投資者養成良好的停損習慣,從而規避市場中的風險,使之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使之化被動為主動,在期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何正確理解停損

  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價格的波動性決定了停損常常會是錯誤的。事實上,在每次交易中,我們也搞不清該不該停損,如果停損對了也許會竊喜,停損錯了,則不僅會有資金減少的痛苦,更會有一種被愚弄的痛苦,心靈上的打擊才是投資者最難以承受的痛苦。

  因此,理解停損本質上就是如何正確理解錯誤的停損。錯誤的停損我們也應坦然接受,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在交易中你的停損都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你的每次交易都是正確的,而你的交易如果都是正確的,那又為什麼要停損呢?所以,停損是一種成本,是尋找獲利機會的成本,是交易獲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這種代價只有大小之分,難有對錯之分,你要獲利,就必須付出代價,包括錯誤停損所造成的代價。

  坦然面對錯誤的停損,不要迴避,更不必恐懼,只有這樣,才能正常地交易下去,並且最終獲利,這就是筆者對停損的理解,包括對錯誤停損的理解。
應注意的問題

  其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的停損必須在進場之前設定。做期貨投資,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是在開倉的時候就設置好停損,而在虧損出現時再考慮使用什麼標準常為時已晚。

  其二,停損要與趨勢相結合。趨勢有三種:上漲、下跌和盤整。在盤整階段,價格在某一範圍內停損的錯誤性的概率要大,因此,停損的執行要和趨勢相結合。在實踐中,筆者以為盤整可視作看不懂的趨勢,投資者可以休養生息。

  其三,選擇交易工具來把握停損點位。這要因人而異,可以是均線、趨勢線、形態及其他工具,但必須是適合自己的,不要因為別人用得好你就盲目拿來用。交易工具的確定非常重要,而運用交易工具的能力則會導致完全不同的交易結果。

  總之,期貨交易注重健全的交易策略,其中資金管理可視為其核心,而停損可視為資金管理的靈魂。惟有作好資金管理、嚴格停損,才能細水長流,成為期貨市場的常勝將軍。

用金錢和血淚總結出來的操盤一百條精髓

計劃篇

第1條 成功的密碼是:簡單的動作,不斷的正確重覆
第2條 操盤的精髓是:談笑間用兵,強於緊張中求勝
第3條 沒有計劃不要上班,沒有計劃不要下單
第4條 順勢是最好的計劃,逆勢是最壞的神話
第5條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不用功遲早破功
第6條 懂得對作才能作對,不懂對作就會亂作
第7條 談笑間可以作波段,緊張中只能玩短線
第8條 盤前要有交易計劃,盤中不要聽人比劃
第9條 沙盤推演事前排練,知己知彼百戰不厭
第10條 搜足資料市市如料,按表操課無所不克

兩極篇

第11條 強不再強防轉弱,弱不再弱會轉強
第12條 不要企圖猜頭部,不要意圖摸底部
第13條 假突破防真跌破,假跌破防真突破
第14條 利用恐懼回補買,利用貪婪賣出空
第15條 高檔觀察強勢股,沒有強股會轉弱
第16條 低檔觀察弱勢股,沒有弱股會轉強
第17條 漲幅滿足是利空,跌幅滿足是利多
第18條 量縮漲潮會見底,暴量退潮易見頂
第19條 贏家常套在低檔,一旦反轉開始賺
第20條 輸家常套在高檔,一旦反轉開始賠

漲跌篇

第21條 趨勢不容易改變,一旦改變,短期不容易再改變
第22條 低點不再屢創前高是漲,高點不再屢破前低是跌
第23條 上漲常態不須預設壓力,下跌常態不要預設支撐
第24條 漲升是為了之後的跌挫,跌挫是為了之後的漲升
第25條 上漲常態找變態賣空點,下跌常態找變態買補點
第26條 漲升過程一定注意氣勢,跌挫過程不管有無本質
第27條 上漲常態只買強不買弱,下跌常態只空弱不空強
第28條 多頭空頭是一體的兩面,如男孩女孩要平等看待
第29條 漲就是漲順勢看漲說漲,跌就是跌順勢看跌說跌
第30條 漲跌趨勢都是我們朋友,懂得順勢就能成為好友

量價篇

第31條 每根K線都有意義,每根K線都是伏筆
第32條 量能比股價先甦醒,也同時比股價先行
第33條 漲升中的量大量小,是由空方來作決定
第34條 跌挫中的量大量小,是由多方來作決定
第35條 多空的勝負雖在價,但決定卻是在於量
第36條 天量如果不是天亮,就要小心天氣變涼
第37條 地量可以視為地糧,你可把握機會乘涼
第38條 量能是股價的精神,股價是量能的表情
第39條 高檔量退潮防大跌,低檔量漲潮預備漲
第40條 量大作多套牢居多,量小作空軋空伺候

時機篇

第41條 市場並沒有新鮮事,只是不斷地在重覆
第42條 股市贏家一定會等,市場輸家乃敗在急
第43條 看對行情絕不缺席,看錯行情修心養息
第44條 聰明的人懂得休息,愚笨的人川流不息
第45條 低檔你我都可投資,高檔大家只能投機
第46條 強勢股不會永遠強,弱勢股不會永遠弱
第47條 利用停損停利機制,避開風險反向操作
第48條 利空出盡反向買補,利多出盡反向賣空
第49條 均線糾纏三角尾端,都是大好大壞前兆
第50條 股市所有金銀財寶,統統隱藏在轉折裡

買賣篇

第51條 不要用分析的角度操盤,而要以操盤的角度分析
第52條 拒絕未符合條件的旨令,只作主軸方向的多空單
第53條 拒絕大盤掌控我的多空,只作自己風險利潤主宰
第54條 如果你莫名其妙賺到錢,遲早也會莫名其妙賠光
第55條 在線型最好時賣出多單,在線型最差時注意買訊
第56條 要善用漲升過程的回檔,因非跌挫即是加碼時機
第57條 要善用跌挫過程的反彈,因非漲升即是加空時機
第58條 線下只搶短主軸在作空,線上只短空主軸在作多
第59條 賺錢才加碼賠錢不攤平,正確的動作不斷的重覆
第60條 買前不預測買後不預期,只按表操課不必帶感情

賺賠篇

第61條 如果是在漲勢,作多一定會賺
第62條 如果作多不賺,就不是在漲勢
第63條 如果是在跌勢,作空一定會賺
第64條 如果作空不賺,就不是在跌勢
第65條 賺錢才有波段,賠錢當機立斷
第66條 賺錢才能加碼,賠錢不可攤平
第67條 賺錢才是順勢,賠錢乃因逆勢
第68條 賺錢的人有膽,賠錢的人會寒
第69條 向賺錢者取經,向賠錢者取財
第70條 先看可賠多少,再算可賺多少

避險篇

第71條 不必害怕投資風險,只怕風險未被控制
第72條 只要我能避開風險,我就一定能賺到錢
第73條 在你想要賺錢之前,先估可以賠多少錢
第74條 虧損本就無法避免,作一個懂輸的贏家
第75條 不可動用生活費用,不可超過自己能力
第76條 不可讓獲利變虧損,不可放任虧損繼續
第77條 不可攤平虧損單子,遵守分批進場原則
第78條 遵守分散風險原則,遵守停損停利原則
第79條 空間停損控制縱軸,時間停損掌握橫軸
第80條 撥獲利到另一戶頭,畫自己資金K線圖

靈活篇

第81條 即使贏不了也絕不要賠,即使賠錢了也儘量要少
第82條 搶銀行的人最懂得停損,想搶短線者最好學搶匪
第83條 來到停利點時你不要貪,出現停損點時你不要憨
第84條 小停損常常只是挨耳光,大停損通常可能斷手腳
第85條 當你不怕輸你就不會輸,當你只想贏你就不會贏
第86條 如果你不遵守交通規則,遲早會死在交通意外中
第87條 大家都相信時就不會准,大家都不信它時就很準
第88條 留一點空間給別人去賺,也留點空間給別人去套
第89條 贏家打勝仗常常在進攻,輸家打敗仗常常在進貢
第90條 如果你有慧根你就會跟,因為市場它永遠是對的

檢討篇

第91條 逆勢操作有誰能賺,順勢操作不賺也難
第92條 贏錢是一種習慣,輸錢也是種習慣
第93條 你的態度將決定,你的深度和廣度
第94條 如果你還沒成功,表示還沒失敗夠
第95條 失敗是寶貴經驗,成功卻常有陷阱
第96條 挫折是一種轉折,危機是一種轉機
第97條 莫名的成功同時,也是在預約失敗
第98條 徹底的檢討同時,乃是在預約成功
第99條 想從股市拿多少,就看你付出多少
第100條 烏龜要贏過兔子,一定要提早出發

好文分享:如何成為5%的贏家

5%的贏家特質 v.s 95%的輸家宿命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當你使用95%的人使用的工具,你絕對不會成為5%的贏家,
同樣的當你跟95%的人做相同的動作,絕對是站在輸家這一邊,而使5%的人去
重分配你的財富,金融市場是絕對的殘酷,這是個零合競賽意味著有人獲利時
,代表著另一方的虧損,這也是極少數的人能透過金融操作,分配多數人的財
富,快速的獲取可觀的報酬的原因。
俗語說:西瓜偎大邊,這句話卻全然不適合用在期貨的操作上,而在
期貨市場要操作的好不只是」操作的年資」,而是能不能從實戰經驗中體會與
95%的人不同的全新操作邏輯,有幾個問題不妨可以想想,全市場的人都使用
均線,KD、RSI、MACD、DMI…等等,當你使用這些工具時,有沒有再一段時間
以後幫你大幅累積財富,或者發現效果不彰時賺時賠,到最後白忙一場?當你
按照過去技術分析」教科書」上所跟各位陳述的,見到紅棒突破或者黑棒跌破
訊號去買或作空時,你真的有獲取暴利嗎?還是常常為騙線所騙?當你」確認」
所有多方或空方訊號後去下了單,你所獲取的利潤是蠅頭小利?還是鉅額可觀
的報酬?而所承擔的風險是真的很小還是把自己暴露在大風險下而不自知?當
你看到全市場一片樂觀搶進而去追買,全市場一片噤若寒蟬的悲觀氣氛中而去
追空,這樣做你真的獲利了嗎?
如果你明白你能體會,我相信你已經拿到一張擠身千萬富翁,億萬
富豪的入場券,期貨的操作比現貨的難度更高,主要在期貨操作上不只對趨勢
的研判要正確,更進一部對轉折的掌握更要精確,你可以發現在現貨只要趨勢
正確,獲利絕非難事,但在期貨上並不適用,不論在資金控管,風險評估,轉
折的細膩度,期貨都比現貨必須要做到更加精確,因此你常會發現一個怪現象
,趨勢看對了市場走多你作多或者市場走空你做空,到頭來卻仍舊賠錢,往往
抓轉折細膩度不夠,對風險掌控不足,常會發生被砍倉或先反向破停損在朝原
趨勢前進的情況,這也是說明,在期貨上看對趨勢不見得能讓你獲利,更要抓
對轉折的主因,而轉折的兩極正好是人性最恐慌與樂觀的兩極,在期貨上不論
在月、週、日,時甚至在當天的TICK圖上無時無刻都不斷髮生,也是對人性更
加嚴苛的考驗,因此對「順勢操作,逆向思考」要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行動才
能擺脫95%輸家宿命和擁有5%贏家的特質……

刀疤老二的文章(給有心全職交易的人參考)

交易的心理,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關鍵,就像您寫的那些感覺,衝動、害怕、
恐懼填滿整個心裡時,一個人就走調了,沒有人能在一開始面對虧損時,
就神態自若,要做到高手風範輸贏套軋不行於色,非得經過一番生死覺悟啊,
賠到人生變灰暗的那一剎那間,跳級關卡才會打開,否則平時進步如同龜爬,
但出現這種難得的晉升轉機時,許多人又常常放棄那樣蛻變的機會,殊為可惜。

如果不幸的一開始就遭遇連續失敗,更是一個嚴苛的挑戰和試鍊「越挫越勇」
的體會,在凡夫俗子生命中未曾出現過,因為太難熬了,講難聽點自作自受,
投降是將問題解決一勞永逸的方法,大部份理性的人會選擇如此;會牙根一咬
抗戰到底的,大概是因生命中不能忍受平凡吧。這些體會在期貨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高風險」三個字已不足以表現操作的難度,人性的考驗在此表露無遺。

難不是難在如何在1小時內賺50萬元,而是難在如何在這1小時內讓心臟
不加速跳動,難在如何讓人看不出你是賠了50萬還是賺了50萬...
但這樣的交易生活,對一個成功者來說,是世上最迷人的,是項永無止盡的挑戰,更是了解自己最佳途徑。雖然交易路途孤獨而艱困,成功的果實只有成功者才知多麼甜美,期貨的高利潤讓很多人羨慕不已,我認為一點都不僥倖...

許多人,只經歷過一次失敗就被擊垮,常常不是金額的問題,而是心理太脆弱,
禁不起打擊,或許說一開始就不了解自己吧,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掌握多少...
並不知道自我的忍受極限在哪,一直認為自己很勇敢,結果走勢不如預期,
不敢去想如果這次賠的話該怎麼辦,不敢去想如果行情走勢更不利時心裡的煎熬。

「反正擺著就會回來了」成為套牢時唯一策略,完全將命運交給市場,
自己竟成為一旁觀者,因為重頭到尾除了打電話掛單外,看不出這部位的決定權是在操作者身上,看不出自己到底有沒有參與交易,賠錢變成駝鳥,賺錢又變成獅子出來大吼展現英勇,這樣的態度將成為市場上所謂的羊,如果八字差一點,變成了一頭豬.

認為市場一定會怎麼走,那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說法,市場才不管我們想什麼!
所以,不要只專研於交易的技術,或是整日想著該如何從市場中賺到一千萬,
該平衡我們內心情緒與心理面的思維,成功的交易員不可能光靠技巧就會成功,
只有不斷學習與內心反省、思考、追求智慧的人,才有成功的機會…

可以思考「愛的力量」中所要說的,當你要創造一些價值時,必定要承受一些風險,
不要過度保護自己,當該放手一搏時就該放手,我在決定是否該放棄工作,
投入全職交易時,也曾考慮到此類「如何較保險」能夠保護自己的想法,但最後意識到,
沒有人學騎腳踏車時是不跌倒的。就算10年後才成功,但只要短短2、3年內就可以
將10年來的部份全要回來,別忘了,工作薪水是呈極緩慢的等差增加,但交易成功
卻是讓資金極快速的「幾何」成長。

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你不會在意學會騎腳踏車前摔倒了幾次、摔的多慘,
只會專注在最後得到的那件事上。

另外,一般人通常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有時這會阻擋我們前進或成長,
「那個某某某竟然天真的以為交易就可以賺大錢」!
「他已經交易了2、3年不過好像都在賠錢」!

這種聲音聽在你耳裡是什麼感受?尷尬?!痛苦?!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如此,
所以他們一生註定平凡,我想提的是,當你決定要為交易努力或付出些什麼時,
你已經在成長,成長過程會有很多阻礙牽絆你,會試圖要你放棄。

你的父母不會希望你走這條路,他們是為了你好,希望保護你,因為在他們的價值觀中,冒險總是充滿了危險。一般人也總是認為只要不受傷的事就是好事,甚至我們也是不斷在保護自己。但是你必須知道一個道理,如果願意受點傷,你的生命會創造更多的豐富。

資金的問題,在交易初期的確是個麻煩,所以你一定要學著省吃儉用,減少各種花費,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不要投入過多風險或者一賺錢就忙著花,資金少時,是訓練自我掌控資金原則很好的時機,並不全然是件壞事。

我自己最大的成長,通常是在虧損後及與這行佼佼者談過話後,
前者過去已談了一些,後者是人一種很自然的比較心理,當你仍處在虧損中,
與成功者談話會給你極大的信心。你知道這不是你本以為快破碎的夢,它是可行的!

交易者永遠不能失去「希望」,不論遭遇多麼嚴重的困境,面對失敗,
並挑戰失敗,學習去享受這些奮鬥的過程,就算還沒成功,
你會發現選擇這條路是正確的;印象中,金融怪傑裡有某位交易者曾說過,
當他想像站在自己的背後,看著自己操作,看看自己有多少能耐時,他就會
交易的特別好;我認為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將自己的人生視為創造與前進的過程,
你就可以對自己所做的事自豪與驕傲,並真正從過程中得到快樂。

第一筆成功的加碼操作,我相信你得到的最大快樂並不是來自金錢上,而是付出與回饋的結果,那種感覺很美妙。和你買了什麼東西得到什麼滿足並不同,而是證明了自己
能做些什麼。

有些朋友跟我說,他們操作並不順利,想要放棄,至少他們工作穩定而收入不錯。
我告訴他們,當你「抓到那感覺時」,你會很自信的知道,自己的身價是用億算的,
不是一個月幾萬塊。不要放棄這個找尋自我的機會。以後你一定可以體會這句話的意義。

我私底下曾告訴幾位朋友,進入市場最重要的心理特質叫做「希望」,
無論你有多慘,一定要懷著希望。希望可以讓一個慘敗十年的交易員,
搭上歷史最大的多頭走勢,但絕望只會將你趕出市場。

當一個人下一筆單時,在未碰達停損時,支持他抱著部位的一大原因也是希望。
當然有些人會用反面去思考,他去想著最壞的打算,也不是不行。
但一筆最大的利潤通常還是來自「希望」的實現。

當我與交易這行的佼佼者談話時,給了我希望,這種力量真的很神奇,它會很快改變你,它讓你改變過去不好的習慣,停損時不再害怕,也讓你在獲得一些利潤後再試圖多創造些利潤。希望也可以來自物質慾望上,你超級想要買一幢別墅讓你嘗試了第一次加碼。
不論希望的來源為何,這是將你的一些潛能激發出來的源動力。

最難的就是改變過去既有成見,
有許多人早就知道該怎麼做,但卻花了過長的時間在改變的過程上…
終於知道過去那套賺不到錢,花了4年;學會停損,花幾個月,學會加碼到第一次加碼,花了2年;學會敢在拉3000點後放空,花了3年;學會敢在殺了3000點後做多,
花了3年;學會不在一片大好時敢反向操作,花了3年;
中途又不斷犯錯返回起點,數年時間不斷重覆折返…

贏家操盤心法

以前有許多不論是我個人身邊周遭還是網路上的朋友,都不斷地透過各種管道向我表達進出股市並不是如此簡單,甚至有些人賺錢時不歸功於政府的英明但賠錢時竟歸咎於政府的無能等諸如此類對自己操盤成敗不負責任的做法,他們表現出來的舉動真是令我貽笑大方,殊不知進出股市畢竟是有章有法的,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僅在於投資人操作心態上的修為素養有待加強罷了。

贏家操盤心法

〔懇請保持高度的誠意與耐心看完,否則您一定會遺憾終生&終生遺憾!〕

一.秉持不貪心不害怕不後悔的信念:

股價已上漲一段且賣出訊號也出現了卻因貪圖更多而喪失高檔賣出的時機或捨不得賣而遭套牢。

股價已連續下挫一段時間且已在某價位區打底時不敢買進,當買進訊號出現後又因盤勢震盪而猶豫不決再錯失買進時機,反而在漲升一段後才去搶高,結果不幸又被套牢。

操作股票時應秉持不貪心不害怕不後悔的信念,有時候反向操作也是賺錢的機會,而當決定或已執行買賣動作後絕不要心生反悔,因為這是經冷靜研判的結果一定要秉持堅決的信心。

二.願意認錯及停損,保持大賺小賠的贏面:

一般投資人對賠錢都很不甘心,不願認賠賣出,事實證明有時賠小錢反而是賺大錢的開始,一波跌勢開始時肯勇敢賣出通常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故建立停損觀念在跌勢行情中可以防範投資風險擴大,妥善設立停損是獲利的先決條件。

致於停損點的設立則因人而異,端視各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定,基本上停損點的位置會因技術面及心理面的影響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一旦股價跌到設立的停損點時應當機立斷毫不考慮的去執行停損動作,才能真正發揮停損效果,減少一波無謂的損失。【停損點的設立以K線量判讀法則搭配量價型態學為參考】

三.冷靜理性戰勝一時衝動:

股市行情變化多端,有時候完全不按牌理出牌而出現非理性的變化,例如突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常引起投資群眾的心理激動造成震奮或恐慌的心理,在股市發生劇烈震盪,行情也在爭相搶進或殺出的情況下演變成買高賣低的錯誤結果。所以,此刻投資人應該冷靜思考理性應對,才不會在一片情緒激昂中做出錯誤的決定。

在對前景不明朗對行情走勢發生疑問或是決定進出時仍存猶豫不決時最好不要採取行動,因為在勉強的心態下所做的決定往往都是缺乏堅定的信心,此刻若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動搖操作的信念,使得虧損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所以在遇到行情判斷不明朗或心中存疑不定時宜冷靜,不要勉強進出。

四.投資心態正確與否事關重大:

〔1〕 臨時起意:

平常不做功課專心研判而道聽途說〔聽明牌〕,卻因為盤勢震盪激烈產生情緒衝動做出錯誤的買賣行為致損失慘重。

〔2〕沒有信心和耐心:

有時候行情〔股價〕呈牛皮狀態陷入整理,原本對持股蠻有信心,但是幾天不漲就失去了信心及耐性,忍不住的認賠或小賺賣出,不久行情〔股價〕卻大漲一波,此時內心非常懊惱,後悔〔搥心肝〕,這種現像是常見的。

〔3〕逢低買進逢高賣出:

貪心是人性的弱點,在操作上總是希望買到最低點賣到最高點,但是反而弄巧成拙,最常見的是當底部已完成,漲勢已發動且線形也翻多時,分析師或專欄主筆常建議投資人逢低買進不宜追高,但事實上已無低點可買,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股價一天一天的漲上去,最後還是忍不住的去追高。

當頭部已確立跌勢已形成時,分析師及專欄主筆又會建議逢高賣出不宜殺低,事實上也已經沒有高點可賣了,股價就一天一天的跌下去,最後還是賣到最低點。

ps:漲勢已形成線型也轉多時,今天的高點就是明天的低點,同理:當跌勢已確立時今天的低點就是明天的高點。

〔4〕<汰強留弱>錯誤的抉擇:

許多投資人在高檔行情要逆轉時往往都捨不得賣掉弱勢股因為還未獲利或尚未解套,反而先賣出強勢股因為已經獲利了,殊不知弱勢股通常是領先大盤迴檔,而強勢股因主力出貨不易,會再拉一段逆勢作價〔逃命點〕以便達到出貨目地。

分析結果,在如此的汰強留弱操作下,強勢股因主力作價及認同度強股價跌幅有限甚至不跌反漲,而捨不得賣的弱勢股卻跌的慘兮兮,一次錯誤的抉擇造成相當大的損失,不可不慎。

〔5〕逢低攤平,越攤越不平:

逢低攤平是法人在股價行情演變超跌時承接藉以降低成本的操作策略,然而一般投資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因高檔買進被套若太早進入攤平反而愈陷愈深,事實上攤平手中持股並非良策,不如保留資金擇機介入強勢股反而會有較大獲利。

ps:在一個空頭走勢中最忌諱用攤平法操作,因為股價越走越低很容易造成越套越多而無法自拔,切記!切記!

〔6〕跟著方向與流行走:

大盤與股價只有三個方向,1.漲〔上升趨勢〕2.盤〔整理格局〕3.跌〔下降趨勢〕。如果漲〔上升趨勢〕就應做多,如果跌〔下降趨勢〕就是休息或做空,如果是盤〔整理格局〕則應在箱形區內操作。

而大盤盤面現在流行那些股,就去買那些股不要因買不到低價就放棄〔有時候是貪便宜想買低價而錯失良機〕,甚至去買些非主流股,不但不賺反而虧損。

〔7〕操作股票要有細心、信心及耐心:

股市行情變化多端,投資股票不是在簽六合彩,更不是求神拜佛即可得到明牌,但是只要肯用心去研判冷靜去觀察,並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加以運用,堅守原則獲利機會仍然很高。

短期迅速大漲的九個必要條件

短期迅速大漲的九個必要條件


  1.相對時空位置處在低位

  a.股票絕對價位不高。

  b.股價經過較長時間充分回調後,剛剛上破55MA、90MA,或者在55MA、90MA之上離55MA、90MA不遠。

  c.股價處在相對低位的成交密集區或主力成本區附近。



  2.主力開始發動之日最高點最低點震盪幅度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在漲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漲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極必反,在相對高位或在大盤不好盤整震盪時,主力有可能借漲停板出貨。



  3.主力開始發動之日成交量換手率起碼應急超過3%,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以急風暴雨方式上漲之股票一般都是連續放量,一氣哈成,否則就可能演變成為慢牛!

  但是此處請注意當主力完全控盤後不需要很大的成交量就能將股價拉起。



  4.移動平均線是時空坐標,六種型態是強勢股的先兆!也就是說,股票剛開始上漲圖形就非常漂亮更容易有大。關於六種形態的論述詳見筆者拙著《短線天才》。



  5.最好是主力剛開始發動之日即突破頸線或突破盤區或突破前高點甚至僅僅是創新高,這樣更容易有大。



  6.最強有力的長線組合按強弱順序排列是:

  a:旭日東昇

  b:黎明之星

  c:穿頭破腳

  d:巨量長陽或低開長陽

  e:巨量創新高之長上影小陽星,十字星,甚至小陰星

  f:連三陽

  g:放量大陰後連續兩至三根陽棒再將大陰棒吃掉

  h:受阻於前高點的放量長上影之小陽、小陰或十字星後連續放量再將長上影線吞掉

  i:相對低位大幅度震盪之長上下影線小陰、小陽或十字星!

  主力發動之日產生以上的K線組合時更容易有大。


  7.沒有被大肆炒作的個股,或是有炒作題材的個股,利空出盡的個股,最好是屬於市場熱點板塊,極端情況下甚至是熱點中的龍頭,更容易有大。


  8.小盤股更容易有大漲。

  9.在大盤上漲的背景下,個股更容易有大。所以在進場炒作時最好有大盤的配合。

  在上述九個條件中,其中的1234是我們在進場實戰時目標個股必須滿足的條件,其餘的條件,目標個股符合的越多越好!


  以上的九個條件是筆者多年實戰經驗的高度概括,是筆者多年實戰經驗的理論結晶,請大家務必牢牢記住,以便在以後的實戰中熟練運用!

  最後,還要請各位注意,新股次新股是永恆的熱點,實戰中應高度關注新股次新股。

用均線找強勢飆股 -2大面向,贏在起跑點

用均線找強勢飆股
2大面向,贏在起跑點

文◎周偉康 ( Smart智富月刊 2004-04 )

前言:常聽到投資老手說買股票要挑強勢股,是不是漲的很多,就是強勢股?散戶對強勢股這三個字,一定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常常今天買明天就會賺錢,可是被套到山頂上的,也大多是追高的傑作。其實強勢股指的是結構強勢,弄清楚強勢股的真正意義,才不會買到只有一日行情的股票。

多頭行情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買到上漲逾倍的股票。而最令人扼腕的,就是所投資的股票,眾家皆漲它獨弱。尤其是有些好公司,雖然獲利不錯,基本面也沒問題,可是就是不太會漲,反而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或已被打入冷宮的產業,反而成為炙手可熱的飆股。

說實在話,大部分散戶投資人對基本面的研究功力本來就不足,再加上資訊落後,要想從基本面找出有大漲潛力的股票,難度真的很高。再加上有些公司過去的形象或所屬產業曾經沒落,例如營建、原物料、航運、金融等傳產類股,要散戶打帶跑的投機可能還願意,但要長期投資,恐怕敢抱股超過三個月的人,剩下沒幾個吧!但若降低基本面的印象干擾,而是依據技術分析「就勢論勢、就線論線」操作,反而能夠賺到大波段的利潤。

從均線型態,正確認識強勢股

很多人習慣用股價創波段新高,或是漲停板打開的瞬間衝進去買,

就短線而言,這當然也是強勢啦!而且有時確實會有不錯的短線利潤。但只要來一次像今年3月15日一天大跌164點的殺盤出現,短線利潤恐怕抵不過大跌一段的損失吧!
所以投資人一定要有一個觀念,短線強勢不如結構強勢來的可靠與紮實,不論波段投資或是短線進出,最好都優先挑選易漲難跌的結構強勢之個股。那究竟哪些條件成立,才夠資格稱為強勢股呢?我們從個股本身的均線型態,以及與相對大盤或同類型股票比較兩個面向,就可以看出端倪。

面向1:個股均線型態

1.股價是否在均線之上:股價在某一均線上方時,這條均線才能成為後盾。

2.短期均線是否在長期均線之上:這就是前一篇所提到的多頭排列概念。短期均線去抓買賣訊號,通常使用10日均線與月均線。長期均線則是研判趨勢方向,通常使用季均線及年均線。

3.長期均線是否是向上揚:長期均線上揚才代表趨勢力量偏多。

4.長期均線愈陡愈強勢:當股價上漲時,均線上揚的斜率會變得陡峭,漲的愈凶,斜率會愈陡,代表愈強勢。

5.長期均線是否曾經被跌破過:長期均線是多方的重要防守線,

被跌破就像兩軍交戰,指揮作戰的將軍曾被敵軍俘虜過一樣,氣勢自然差了一截。更何況,前一篇曾提過,均線被觸及過,其支撐性就會減弱,同樣的,被跌破過的均線,若再被跌破,趨勢就有被扭轉之虞。

面向2:與大盤(及同類型個股)比較

1.比大盤(及同類型個股)領先出現買進訊號

2.領先突破長期均線

3.大盤迴檔跌破重要均線,但該檔個股比較晚跌破,甚至能力守長期均線不破

4.大盤的長期均線開始下彎,但該檔個股比較晚下彎,甚至長期均線仍能持續上揚

實戰演練:日月光(2311)v.s台積電(2330)

台積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晶圓代工大廠,不僅是國內權值最重的指標股,也是所有散戶耳熟能詳的績優股。相形之下,同屬半導體產業的封裝測試族群,歷經2000 年之後的不景氣,幾乎都處於連年虧損狀態,因此封測龍頭日月光與台積電相較下,相信大部分投資人選擇長期投資標的時,都會以台積電為主。但結果卻是日月光漲勢比較凌厲。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在年均線翻揚向上之前,台積電一直處於強勢地位。可是在日月光年均線於去年7月10日領先台積電翻揚向上,以及率先形成多頭排列後,強勢股的地位就被日月光所取得。

換言之,對喜歡投資半導體類股的投資人而言,在去年第二季以台積電為主要操作標的是正確的。但當去年7月10日發現強勢地位已被封測族群所奪後,就應該將資金轉往更為強勢的日月光等封測個股。

事實上,在後續追蹤也可發現,台積電在去年8月11日即回測季均線,11月10日就第一次跌破季均線。但日月光卻在今年的2月16日才有回測跡象,並於3月 15日才短暫跌破(即假跌破)。台積電更明確的弱勢訊號是,季均線在去年11月28日即開始下彎,日月光的季均線迄今仍保持上升的多頭格局,高下可說立判。

Box:何謂真假突破?

均線有效突破的定義需同時符合下列三點:

1.收盤站上:有時只是盤中一時穿越均線,並不代表該根K線的收盤價真的能站在K線之上,所以為了更篤定,要以收盤價為準。積極的投資人,有時為了搶得好價位,就會在下一根K線開盤價即以部分資金試單買入。

2.確定站上:收盤價突破均線,有時只是一時假象,因此多半還要再等三根K線,看被突破的那條均線,是否確實具有支撐力道,不會被跌破。

3.長期均線2%的關卡:長期均線的突破並不容易,為了避免只是假突破,所以會希望突破的幅度能超過2%。假設季均線為6000點,上漲起碼要超過6120點,才能認為季均線被有效突破。

如何利用均線找出買賣訊號?

運用均線的買進訊號主要有下列六種:

1.短期均線收盤突破:可嘗試建立基本部位,資金使用約1∼2成。

2.短期均線有效突破:再增加基本部位持股,資金使用約1∼2成。

3.短期均線交叉向上:短期多頭趨勢確認,加碼持股,基本持股拉高到五成。

4.長期均線(以季均線為主)有效突破:持股加碼1∼2成。

5.長期均線上揚:可在回測短期均線(10日均線或月均線時)加碼1∼2成。

6.多頭排列形成:大波段行情展開,五成為基本持股要抱牢,加碼的2∼4成持股,可以逢高調節。

運用均線的賣出訊號主要有下列幾種:

1.短期均線收盤跌破:大波段形成前,承認試單失敗,去掉所建的基本部位。大波段形成後,則是將加碼持股的那1∼2成獲利了結。

2.短期均線有效跌破:成本較高的加碼持股,在此要再減少持股。

3.短期均線交叉向下:短期整理趨勢確認,加碼持股應全部出清。

4.長期均線(以季均線為主)有效跌破:基本持股減少1∼2成。

5.長期均線下彎:大波段行情有結束之虞,手中持股僅可剩一成,甚至全部出清。

6.空頭排列形成:趨勢扭轉翻空,手中持股全部出清,並且可考慮做空。

不要做本末倒置的技術分析者

不要做本末倒置的技術分析者


最近看到很多股友在用一些各種各樣的技術指標來預測和分析大盤,甚至能預測到大盤會跌到某個點位,同時也就是說他們內心認為某些技術指標就是賺錢的魔術師,技術指標就能揭示出股價的運動規律,好多人非常迷信這些東西,下了好多好多的功夫,研究的甚至細如毫髮,唉朋友們千萬不要走入歧途,用最簡單的指標就能炒好股,我簡單說四點:

一:技術分析大至我個人認為有七大要素,週期,波浪,均線,量,形態頸線,K線,黃金分割,好多人根本不能全面掌握一個圖表所傳達出的所有信息,及看錯後如何處理!千萬不要迷信某些軟件和技術指標,當你理解了股價的運動規律後,任何一個指標都可以為你所用,也可以不用,千萬中要本末倒置!

二:心態建設最難,太多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正確心態和錯誤心態,不懂得基本面和技術面的不確定性藝術,二者互補性非常強,好多人根本不知道市場是處於空方市場還是多方市場及應該如何作!

三:好多人根本不懂資金管理的重要性,遠大於技術分析,資金管理學會了用最簡單的技術就能賺到錢

四:知道什麼是股價的正確買賣點!任何股票的買點都是雙底和頭肩底及變形,賣點也是如此!

我給大家說個最簡單的多空定義:你可以把25天線作為中期操作的生命線,當股價站上並確認25天線你就作多,反之如果股價在25天線下面運動你就作空,你仔細看看大盤的歷史走勢看看這樣作你會不會虧錢?另外短線和中線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個人的感覺是作不好短線的人中線也有可能作不好,真正的高手是中短皆可,隨大勢而變換不同手法,當然炒股遠不止這麼簡單,但思路不會錯!

愚者註:文中的25天.....可以用月均線做詮釋......


試論股市技術與心態


有人說「炒股炒心態」,心態是致勝的是最重要一環;也有人說「藝高才能膽大」,技術到了精妙處,心態自然會平靜。

炒股究竟是技術重要還是心態第一,不同觀點者都有各自的理由。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二者的關係及誰居首位?

我們先來看看漁獵的《技術與心態 》一文

我自己在很長的一個階段裡感覺技術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不知道怎麼總是賺不到錢,或者是賺到了總也留不住。別人感覺到你也很出色,經常能發現黑馬,可是只有自己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種狀態是十分痛苦的。技術的研究日復一日,可是帳戶的狀態卻毫無動靜。自己感覺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可是真正的操作實力卻毫無提高。苦悶與自責在很長的階段內伴隨著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自己也找了許多原因,比如技術,耐心,紀律等等。可是最終我發現缺少了重要的一環心態!


心態是與生俱來的,但也可以通過後天培養。與人的閱歷,經驗,人生體會有關,並且與人的經歷互相促進。在股市中人們過於注重技術研究或者過於把持心態都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下面將幾個因素分別表述,希望將這個太大的話題能通俗化,從而容易理解。


技術:隨著技術理解的深入,我們的心態會趨於平穩,也就是說不再如過去那麼浮躁。但是事物是多樣的,總有一些變化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有悟性的人能夠找出一些規律去解答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這就是我對於技術的理解。


耐心:當技術給出答案就需要耐心來執行,朝令夕改是不行的。年輕的時候閱歷淺,不夠自信,很難堅持,年紀大了偏於沉穩容易成功。所以30-50歲是人生最繁茂的時期,此時人的心智已經趨向成熟。


紀律:當你給出了答案,那麼到時候事態發生了,就要該怎麼就怎麼。尤其當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更是需要當機立斷。紀律是護身符,須臾不可離。贏利時候需要他,虧損時候也需要他。但是紀律的前提是技術,只有過關的技術才能給出正確的紀律細則。


心態:心態是貫穿於技術,耐心,紀律之間的綜合體。簡單的說好心態必須有好技術,好耐心和好紀律。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手裡有錢會很難過,無論如何也要買上一點。此時技術的門檻就放寬了,心想只買一點,沒有關係。但其實這一點就把你拉下水去了。因為接下來成功或者失敗都會把你引向失敗,當放鬆了自我控制,惡魔就悄悄的跑進了你的腦子。


比如最近,大家都在期待反彈,而且指數受到了240天均線的支撐。確實大多數時候此時就是很好的買點,但是是否有失敗的例子呢?技術告訴我們是有,而且還不少。又或者有人說現在就是底部區域,放心買套不住!那麼你決定要怎麼做呢?
1.全部買入。
2.買一點 。
3.不買,等確認 。

其實我覺得第3種才是值得學習的心態。首先不怕踏空,不受輿論的干擾是一種素質。當技術給出的成功率不能高出70%那麼就等到信號出現的時候再說。 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經受寂寞的。

漁獵前輩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指出:「隨著技術理解的深入,我們的心態會趨於平穩,也就是說不再如過去那麼浮躁。」好心態不是憑空而來,良好的心態要有技術作為基礎;他說:「心態是貫穿於技術,耐心,紀律之間的綜合體。簡單的說好心態必須有好技術,好耐心和好紀律。我們常常會因寂寞難耐而急於入市,導致放寬了技術門檻」。他的警語是:「當放鬆了自我控制,惡魔就悄悄的跑進了你的腦子。」

心態是技術進精到一定階段後才顯現出它的重要性。顯然對於新手、老手起步的應是磨練與精研技術,瞭解並喑熟股市,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好的人,往往心態也很好。有了好心態,掌握技術也就更容易入門。在股市,有許多人受的挫折,但他們頑強地挺過來,並有不少後來的成功者,起初技術沒過關,心態也不穩的時候,受這市場極大的摧殘,他們把摧殘當磨煉,磨煉到後來,心態極穩,技術極精,不論市場發生什麼變故,沉著應對,根本不向任何人發任何抱怨,聽了別人的抱怨,也笑笑勸慰。至於政策面的種種變化,不論對他的持倉情況有利還是不利,絕對尊重管理層的一切決策,堅決順從市場無形之手的微妙揉搓。市場上有許多敗將,不僅敗在技術上的三腳貓,而且敗在心態上的浮躁,比如總想跟人叫板,或者跟名人辯論,而別人越是不答理他們,越把他們氣瘋了,瘋子進股市,被更瘋的股市所吞沒,也就頻繁發生。」

對於武術,我們常常聽到「人劍碧合」是最高境界。技術是我們手中的劍,心態就是我們的思想,假如我們練到用思想控制手中的劍,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定境界,但我們都知道高層次的劍術是什麼:無劍無我。何為劍,何為我。技術和心態必須融為一體,盡為我用,任何東西都不會百戰百勝的,只有我們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我們才能戰勝自我,得到我們想要的。

註:
這篇po文有點長~~`但卻挺實用的........
特別是對於想練習自己解讀盤面訊息的技術分析者.......
在心理建設上是有幫助的.........

選擇權技術理論

 選擇權技術理論

本章介紹一些選擇權理論性的知識,如隱含波動率、DeltaGamma等,讓投資人可以看盤前分析時,看到這些名詞會比較了解,重要性會用星星多寡來區分,基本上只有一顆星的就不用看了。

 

一、   三個常見的觀察指標

 

看這部份之前,還是建議,這類指標還是拿來參考就好,不要當作買賣依據,主力很輕鬆的就可以影響這些數據的,價格、趨勢才是王道!

 

1.        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簡單來說就是選擇權的成交價所反映出來的指數波動程度,也就是投資人對後市行情波動的「預期」心理。隱含波動率上升,代表市場預期未來現貨的波動幅度愈大。

 

用法:

大盤上漲,買權的隱含波動率通常會跟著同步上升,可看作多方的力量,不過若買權隱含波動率不升反降,就代表著投資人對買權的追價意願薄弱,常出現在盤勢不強,甚至盤整的情況。我每日公布的期貨盤前分析也可看到喔!

 

HTS3501即可看到,如圖:

 

2.        未平倉量-☆☆☆

在期貨市場常會看到未平倉量這個名詞,而其代表的就是期貨市場中留倉的單邊期貨契約,會是等量的多頭與空頭部位喔!比如說,若未平倉口數為100口,就代表著同時有100口的多單留倉加上100口的空單留倉。可用來觀察選擇權各履約價的支撐及壓力狀況,見用法說明。我每日公布的期貨盤前分析也可看到喔!

 

用法:

HTS3507視窗可看出,買權最大未平倉量為8200買權,可視為台指期上漲的壓力;賣權則為7500賣權,可視為台指期下跌的支撐。如圖:

3.        賣買權比例 (put/call ratio)- ☆☆

 

常見計算方式一:

為賣權的未平倉量除以買權的未平倉量的比值,比例愈高,表示市場看空,反之較看多。

 

常見計算方式二:

為賣權的成交量除以買權的未平倉量的比值,比例愈高,表示代表賣權交易比買權交易活絡,也就是市場偏空的氣氛較強。

總之,不管是用未平倉量或是成交量算出的put/call ratio,比例愈大,偏空的預情愈大。

 

----------------------------------------------------------------------------------------------------------------------------

小技巧:選擇權之複雜,怎麼可能用簡單的除法就可以判斷多空,因為賣權未平倉量多,有可能很多是正在被軋空中套牢的,加上還有很多避險價差中的組合,未平倉也看不出是買方還是賣方,所以怎麼說得準?可見下方的用法二!

----------------------------------------------------------------------------------------------------------------------------

 

用法一:

見下圖每日公布的期貨盤前分析可看到,2007.01.182007.01.23這段時間,未平倉量的p/c ratio呈中性,不多不空。而成交量的p/c ratio則呈現波動狀,在我看來也是中性,不多不空。

 

用法二:

簡單地來說,我們可以用投資人心理面來看待這個比值;換句話說,當買權的未平倉量不斷堆積(注意喔!是連續堆積的情況),並超過賣權的未平倉量堆積許多時,相當程度說明了買權的買方不斷地被套牢而無法獲利了結的窘境,指數的走勢與他們的預期恰巧相反。因此,當我們觀察到該比值不斷下降時,指數上漲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為上方有許多等待解套的賣壓伺機而動。相反地,如果我們觀察到該數據有不斷上揚的跡象出現時,則表示指數向上攀升的可能性增加。

實例

圖一、2007.01.02至2007.01.30未平倉量

 

圖二、2007.01.02至2007.01.30台指期60分線圖

 

由圖一看到1/4到1/11的P/C Ratio持續下降,理應是偏多的,但背後真正的理因是大盤快速下跌,而被套牢的買權投資人留下的買權未平倉量。

接下來看1/11至1/16的P/C Ratio持續上升,回觀指數也不斷上漲,由此可知,若P/C Ratio持續上升,則指數會上升,持續下降,則指數會下降。

二、   五個常見的風險指標

 

1.        Delta-☆☆☆☆

Delta = 權利金變動點數 / 加權股價指數變動點數

 

大略來說,若台指期上漲50點,買權的權利金上漲25點,就代表此買權的Delta約為0.5,但其中牽扯的因素很多,所以實際算出來的點數會不同,所以只要懂涵意即可。

 

加權指數與買權為正向關係,與賣權則呈負向關係,而買權Delta恆為正,賣權Delta恆為負,同一履約價的買權Delta與賣權Delta加起來剛好為1,而價平的選擇權Delta會趨近正負0.5

 

比較重要的一點是,Delta值的變動,會價外慢慢加速到價平,再慢慢放緩到深度價內,這個變動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減緩。換句話說,就是站在買方的話,作對了方向,獲利會隨著Delta的上升而加速獲利,作錯了方向,損失增加的幅度會因為Delta的減少而變慢,也就是說,選擇權當買方有個特性,就是「作對了,會愈賺愈快;作錯了,會愈賠愈慢。」也因此,作買方做錯了,認賠的速度要很快,不然就等結算,虧權利金就好了。

 

最後再補充一點,就是Delta也叫做避險比例,透過Delta的調整,可以降低投資組合部份的風險。

 

比如說,小劉買了4口價平7800買權(buy 4 calls),而Delta0.5,所以總投資部位的Delta4 * 0.5 = 2,但行情卻走弱了,小劉仍看好前景,不想平倉,因此放空2口小台指(1口小台Delta = 1),使總Delta2降至0;如此台指每跌1點,買權1口跌0.5點,4口跌2點,由於放空2口小台,所以虧損的2點被小台獲利的2點給抵銷掉了。

 

也可以只空一口小台減少損失,使總Delta = 2 – 1 = 1,所以台指跌1點只會虧損1點,這有一點像受傷之後先擦藥止住血,再向前衝的意味。

 

見圖中HTS3506視窗:

 

以下4個風險指標,我個人是很少在看,所以不多說,如果有人想知道更多關於下面這4個指標,請留言或回應告知,我再補充囉!

 

2.        Gamma-

用以衡量Delta的敏感程度。

 

3.        Theta-☆☆

衡量選擇權價格對到期期限的敏感度。

 

4.        Vega-

衡量選擇權價格對標的物價波動率的敏感程度。

 

5.        Rho

利率變動對選擇權價格的影響。

 

 

 

三、   盤前分析如何看?(紅字為說明)

1.        日盛盤前分析

選擇權市場方面,就最大未平倉量來觀察,買權最大未平倉量序列仍維持在8200,賣權也集中在7500點水位(這就是前述的,用未平倉量來看支撐及壓力),這已是第六個交易日選擇權市場維持在這區間。此外就價平7900履約價CallPut OI變化(OI就是未平倉量)CallOI23616口而put則只有5871口,因此盤面上市場偏向多方看待(因為買權的OI遠大於賣權的OI,如此的指標才有顯著性),加上未平倉量P/C ratio也維持上揚來看(持續上揚應該是代表著套牢的賣權愈來愈多了,盤面上看起來市場也是偏多的),顯然選擇權市場對指數維持偏多看法。因此操作上建議Sell 7800 Put來因應(代表中性偏多的看法),當權利金於100點可進場佈局,權利金高於130點時停損。

 

2.        寶來盤前分析

選擇權方面,買權最大成交量及未平倉量均集中在8000,而價平附近的隱含波動率均呈增加,顯示多方仍保有向上推升的企圖。(這裡是用成交量看壓力支撐)

賣權方面,主要成交區間及未平倉量增加最多均在7500 7600(這裡是用未平倉量來看支撐及壓力)。價平上下一檔的賣權隱含波動率則是反向走升(表示以賣權看空的人也很多),因此近日多空拉鋸戰仍將持續。

選擇權整體未平倉量P/C ratio 由昨天的100%微幅上升至103%(此代表空方力量小幅上升),盤面呈現中性偏多(此說明多方力量小幅上升),多方在此拉鋸戰之下略為顯勝。(這句話就說明了,寶來研究員內心覺得盤明明是偏多的,就我看來,數據說明了多空在拉鋸,多方並未勝利,端看法人站在哪一方,市場就往那走,p/c ratio持續波動的方向要更明顯一點才有意義。)

以週線的角度,台指期均線多頭排列,延十週均線向上走揚,多方趨勢不變,短線回測支撐均可再做多方的操作,可偏多佈局買權多頭價差。(一樣是中性偏多的看法,但加上了避險)